汉语辞典手册:颂
汉字颂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颂
-
Unicode码:\u9882
-
GBK码:CBCC
-
实体:颂
-
繁体中文:頌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余封切,平钟,以。
“容”的古字。
仪容。
颂,貌也。
古作颂貌,今作容貌,古今字之异也。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而鲁徐生善为颂。
苏林曰:‘《汉旧仪》有二郎为此颂貌威仪事。有徐氏,徐氏后有张氏,不知经,但能盘辟为礼容。天下郡国有容史,皆诣鲁学之。’颂读与容同。
字书颂字亦音容,而颂亦作额,有形容之义。故《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史记》用容字,《汉书》用颂字,其义一也。
容受;收容。
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
颂读曰容。
公开;明白。参见“颂言”。
第三部分
发音
似用切,去用,邪。
颂扬;赞美。
颂而无谄,谏而无骄。
颂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愈于使君非燕游一朝之好也,故其赠行,不以颂而以规。
凡薄海含生负气之伦,无不感颂皇仁。
他把我们一切反对旧秩序的活动都颂为‘健康的骚动’。
卜兆的占辞。
其颂皆千有二百。
颂谓繇也。
《左‧闵二年传》云:‘成风闻成季之繇’,杜注云:‘繇,卦兆之占辞。’
《诗》六义之一。
《诗》中的一类,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均为庙堂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诗》分风、雅、颂,颂之训为美盛德者,余义也;颂之训为形容者,本义也。且颂字即容字也……风雅,但弦歌笙间,宾主及歌者皆不必因此而为舞容。惟三《颂》各章,皆是舞容,故称为颂。
文体的一种。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颂以褒述功美,以辞为主,故优游彬蔚。
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是古颂以扬励休功,而美述盛德,其始也必告于神明,其变也徒颂功德而已。
王褒以来,于文有颂(《圣主得贤臣颂》)。”
指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吕先生道:‘和尚,还了我剑罢休。’长老道:‘我有四句颂,你若参得透,还了你剑。’
祝颂。多用于书信结尾。
专此,敬颂禔福。
通“诵”。吟哦;朗读。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颂、诵通。
其人云:‘但烦坐听,容某颂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