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仪
汉字仪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仪
-
Unicode码:\u4eea
-
GBK码:D2C7
-
实体:仪
-
繁体中文:儀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鱼羁切,平支,疑。
〡ˊ
容止仪表。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善威仪,善颜色。
瑰姿艳溢,仪静体闲。
威仪体态,皆闲雅也。
爰归得家,九子一母,婉婉有仪,柔静以和。
仪式;礼节。
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振盛仪于归阙,告休绩于登封。
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
至于礼乐,又往往有其义而不知习其仪,有其器而不知名其物。
开会如仪,通过了好些议程。
礼制;法规。
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
杨注曰:‘仪谓风俗也。’念孙案:风俗不得谓之仪,仪谓制度也。
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僧惟恭﹞不拘僧仪,好酒多是非,为众僧所恶。
国家推本汉仪,立郡国之庙;参用唐制,就佛老之祠。
旧时士大夫皆佩双刀,宴饮时则悬于壁,今废此仪矣。
仪物,用于礼仪的器物。
迺若铁石、瓴甓、髹丹、垩墁之物,像绘、旛盖、函度、钟磬之仪,费皆时给。
荒山野冢,非有石麟、辟邪、翁仲之仪也,非有墓田、丙舍之寄也,然则百成之惓惓于此,其亦重可感也!
礼物。
受兹多仪,永锡难老。
领了尊席,盛仪决不敢收。
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件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
如:贺仪、丧仪。
匹配。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仪,匹也。
谓比配。
帝体丽明,仪辰作贰。
﹝太子﹞匹辰极以为副贰也。
弩上的描准部件。
﹝弩﹞有仪。
谓为表以发弩。
夫一仪不可以为发,一衣不可以出岁。仪必应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
仪,弩招头也。射百发,远近不可皆以一仪也。
仪即弩机牙后之上出者,《梦溪笔谈》所谓‘望山’。以仪为准,可窥弦矢之高下。
古代观测日影的表柱,以立木为之。
仪正则景正。
桢、翰、仪、榦,皆谓立木也。
仪器。
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其仪为双环,在三辰仪内。
如:浑天仪;地球仪;测绘仪。
取法;效法。
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
仪萧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
君娶王氏,为妇为母,内外皆仪之。
我仪其人欤,则吾乡黄公度京卿其不远耶!
引申为法,作为准则。
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
王云:‘言孔子博学而不可为法于世。’
﹝皇帝﹞乃命五岳求厥元德,以仪于下。
表率;标准;准则。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
君为天下之仪表也。
夫买马不论足力,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买玉不论美恶,以大小为仪,必无良宝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伊尹管仲不为臣矣。
言之善者在所日闻,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故君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
有闺门贞淑之节,而能督饰孩稚,家仪塾范,与父师均。
拟想;推测;忖度。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说文》‘仪,度也。’是‘仪’亦度也。
公曰:‘吾未能知人,未能取人。’子曰:‘君何不观器视才!’公曰:‘视可明乎?’子曰:‘可以表仪。’
案:仪,度也。‘可以表仪’,谓可以其形于外者揆度之。
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
﹝诸生某﹞独笼烛行僻衖中,相去一矢地外,有红衣女子行其前,相略甚美,心仪之:曷追及一睹华容?
适宜。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仪,宜也。
《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仪也。
毛苌《诗传》曰:‘仪,宜也。’
余闻君子之于物也,左之右之,维其仪之。
人民,百姓。
梨仪瘁伤,泣涕连漉。
迺绥二县,梨仪以康。
来。
惟德动天,神物仪兮。
后,大将子也,生于营中。生之日,有黑凤仪于营前大黑石上。
翩翩凤凰翎,终当仪九天。
经年巡海内,夙夜亮天工,允执其中,瑞应仪庭凤。
姓。
汉有仪长孺。见《后汉书‧马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