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疑
汉字疑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疑
-
Unicode码:\u7591
-
GBK码:D2C9
-
实体:疑
-
繁体中文:疑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语其切,平之,疑。
〡ˊ
怀疑,不相信。
或之者,疑之也。
《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愿陛下疑先帝之所疑,信先帝之所信,以示反本,明不专己。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
迷惑;惑乱。
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疑,犹惑也。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韩愈有取于墨翟、庄周,而学者乃疑。
迟疑;犹豫。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去邪不能果断,谓之疑。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
疑,由豫不果也。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提挈义旅,勤劳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
疑忌;猜忌。
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使人兄弟相疑。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言众人所谤非杰异之士,斯庸夫恶态之人也。
逮至暴乱已胜,海内大定……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
正以招疑,忠而获戾。
田单见疑于齐,:乐毅被逐于燕。
猜度;估计。
凡燕见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
疑,度之。
不可预度君之面位邪立向之。
疑问。
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
疑,谓是非不决。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献疑,犹致难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以臣料人事得失,敢献疑于陛下。臣犹望愚夫千虑,或冀一得。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惊恐;畏惧。
駮食虎豹,故虎疑焉。
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
疑,犹恐也。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其赴百仞之谿不疑,似勇。
按,《荀子‧宥坐》作“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群寇惊疑,则国多全活矣。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子展龙目一看,见水冰心貌疑花瘦,身似柳垂,一妩媚女子也。
古官名。天子“四辅”之一。 《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
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下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
左辅右弼,前疑后丞,一举一动,戒其骄矜。
通“拟”。比拟。 《易‧坤》:“阴疑于阳必战。”
疑,当读为拟。拟,犹比也。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
疑,拟也。是在下比拟于上。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疑,读曰拟。拟,僭也,谓与天子相比拟。
通“拟”。指与自己相类的人。 《荀子‧尧问》:“诸侯自为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