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面
汉字面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面
-
Unicode码:\u9762
-
GBK码:C3E6
-
实体:面
-
繁体中文:面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弥箭切,去线,明。
(参见面)
脸;头的前部。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
参见“面豆”。
脸色。指面部表情。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小人革面者,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
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
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出于言面,岂不真知轻重大丈夫哉。
谓神色表现在脸上。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
面、貌,谓以颜色慰悦之,不欲施小惠也。
勿面,谓不形见于面。
容颜;相貌。
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面具;假面。
上使乐府幸假之《但乐》,吹箫鼓鼗,倒挈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闲击鼓,舞其偶人。
面,假面也。
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
舞者八十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
当面;亲自。
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
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征。
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
生冤气填塞,每欲与女面相质。
参见“面命”。
前;面前。
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
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
面,前也。系联四足交出背上于胸前结之也。
陪京泝洛,面郊后市。
李善注:“《周礼》曰:面朝后市。
郑玄《仪礼》注曰:‘面,前也。’”
见;会面。
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
私见郑伯。
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
私面,谓私以己礼面见主国之卿大夫也……面,亦见也。
而使听政之初,将帅不得一面天颜而去。
余居京师十年,出面士流,咸未敢与之言文。
向;对着。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面,犹乡也。使民之心晓而正乡王。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憩榭面曲汜,临流对回潮。
当下请在一间草屋内,是杨执中修葺的一个小小的书屋,面着一方小天井。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参见“面乙”。
平面。几何学称线移动形成的形迹,有长、宽,没有厚。
方之一面,非方也。
方之一面,如方幂,无厚,非同六面之方体。
物体的表面。
客冯面而蛾傅之。
面,谓城四面。
民盗摩漫面而取其鋊,以更铸作钱也。
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
鞋面是有点破了。
正面。和“背”相对。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帝启﹞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川日月。”
隋主患之,更铸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
钱之文为面,其漫为背。
表示方位,方向。
疏束树木,令足以为柴抟,毋前面树。
湟中义从羌悉在何面?今日欲决死生。
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使刘知俊为西北面都招讨。
方面;范围。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但我们这面,亦颇有新作家出现。
应当肯定,不论国际、国内、党内形势,都是光明面占优势,黑暗面占劣势。
指部位。
何处疼,那面疼,都俺没理会。
铺;摊。
不错,还是买mattress的好,白天可以收起来,晚上再面起来睡觉。
青草面着这么柔软的寝床,杨柳张着那么轻轻的罗帐。
又聪明又经济的日本国民常常辇些细碎的石子来面在街上。
砌。
堂后削石为壁,刓石为池,面石为轩。
古代秦国法律术语。指陪同秦使的他国仪仗人员。
可(何)谓‘箧面’?‘箧面’者,耤(借)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与偕者,命客吏曰‘箧’,行旞曰‘面’。
量词。表示物体的数量。多用于扁平的或能展开的物件。
后齐定令,亲王、公主、太妃、妃及从三品已上丧者,借白鼓一面,丧毕进输。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且叫取一面枷来钉了,禁在牢里。
量词。指见面的次数。
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相见一面,大称平生渴仰之思。
如:见过一面。
通“偭”。背,相背对。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以故人故,难视斫之;故背之。
上具狱事,有可却,却之;不可者,不得已,为涕泣,面而封之。
面谓偝之也,言不忍视之,与吕马童面之同义。
故智者面而不思。
面,偝也。
通“湎”。沉迷于酒。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三禁》:“刚强而虎质者丘,康沈而流面者亡。”
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