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笺

汉字笺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7b3a
  • GBK码:
    BCE3
  • 实体:
    &#x7b3a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jiān
注音ㄐ〡ㄢ
切音

则前切,平先,精。

《广韵》
2

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

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者,吕忱《字林》云:‘者,表也,识也。’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

又如郑康成作《毛诗》,申明传义,他书无用此字者。

膻荤从今一扫除,夜煮白石《阴符》。

 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笺》:“古无纸,专用简牍,简则以竹为之,牍则以木为也。

康成每条自出己说,以片竹书之,而列毛公之旁,故特名郑氏笺。”

3

“笺”。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笺多用以上皇后、太子、诸王。 《北堂书钞》卷七九引应劭《汉官仪》:“孝廉年未五十,先试笺奏。”

欲令蔡征叔宝作降,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

4

“笺”。精美的小幅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博山灰冷香残,微风吹满银

宴分王母乐,诏授薛涛

5

“笺”。指信札。 曾巩《回泉州陈都官启》:“岂期厚眷,特枉长笺。”

附上一,请持此前往一取为幸。

6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