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游
汉字游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游
-
Unicode码:\u6e38
-
GBK码:D3CE
-
实体:游
-
繁体中文:游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参见游)
第二部分
发音
以周切,平尤,以。
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
就其浅兮,泳之游之。
男儿溺死何伤而拘游哉!
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三只鹅,八只鸭在塘里面轻轻的游。
指船在水上行驶。
当我在近海里巡游,回头又见我们的海岸线,那又是什么所在呀,为什么显得格外壮观?!
河流。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流而涉曰‘溯游’。
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小溪上下游全是密茂的灌木,你看不到这一脉活水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
虚浮不实。
诬善之人其辞游。
游谓浮游,诬罔善人,其辞虚漫,故言其游也。
同“游”。行走;运行。 《淮南子‧览冥训》:“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
游,行也。
﹝马﹞受衔斯游,敛鞚则止。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
四游之日有长有短,春秋游有八十七八转者,夏冬游有九十三转者,名曰某游第几转,于地游转之理最为得宜。
同“游”。特指帝王春季巡行。 《管子‧戒》:“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
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于潜户;度秋豫以收成,观丰年之多稌。
春游,谓仲春巡行岱岳。
同“游”。游憩;游玩。 《礼记‧学记》:“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游谓闲暇无事之游,然则游者不迫遽之意。
依于仁,游于艺。
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幼则同游,长则共事。
同“游”。指宣扬。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同“游”。结交;交往。 《左传‧隐公三年》:“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郑学之﹞豪迈有任侠风,才情敏赡,诙谐间作,久居历下,名士皆爱与之游。
﹝焦达峰﹞学程低,无校可入,入体育会,练习数月,始与诸言革命者游。
同“游”。外出求学;出仕。 《墨子‧公孟》:“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皇考以明经游京师,遂家焉。
烈文去岁游欧归来,客居沪上。
同“游”。帝王游乐的宫观。 《周礼‧天官‧序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游,离宫也。
别于城中王所居之宫,故谓之离宫。以其可以游观,故谓之游。
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筑为墙垣、城郭、台榭、观游,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古代行政单位名。
分里以为十游,游为之宗。
见其经略之法,全在外洋大海中间分设五寨,每寨千人,五寨之间,又设五游,每游七百人。
姓。
春秋时郑有游楚。见《左传‧昭公二年》。
第三部分
发音
力求切,平尤,来。
古代旌旗上的飘带。
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
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