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淹

汉字淹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6df9
  • GBK码:
    D1CD
  • 实体:
    &#x6df9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yān
注音〡ㄢ
切音

央炎切,平盐,影。

《广韵》
切音

于剑切,去梵,影。

《广韵》
2

亦作“淊”。 

3

古水名。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在攀枝花市东与雅砻江(古称若水)汇合。

。出越巂徼外,东入若水

吕忱曰:‘,一曰复水也。’……迳县(姑复县)之临池泽而东北迳云南县西,东北注若水也。

4

浸泡。

儒有委之以财货,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

,谓浸渍之。

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筐簏。

,渍也。

照泥星出依前黑,烂庭花不肯休。

泪痕儿破人双颊,泪点儿怕揾不迭,是相思血。

5

淹没;沉没。

密云翳阳景,霖潦庭除。

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将下去。

原先还有一个池子,给学生游泳的,这里面却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

 

6

满;至。

席卷,无弦望。

诸姒以太后性严惧谴,皆称疾而退,惟后昼夜扶侍,不脱衣履者动旬月焉。

桐城姚别峰……与先外祖雪峰相善,往来主其家,动旬月。

参见“淹旬”。 

7

腐败。

糟蟹法诗云:‘三十团脐不用尖,陈糟觔半半觔盐,再加酒醋各半碗,吃到明年也不。’

 

8

逗留;挽留。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日月忽其不兮,春与秋其代序。

高节难久,朅来空复辞。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紫塞尘。

客春三月,欲长去盐官,访患难相恤诸友至上,为同社所

 

9

指停止。

回车不辙,雨雪满衣裳。

不断眼中泪,揾不退脸上啼痕。

泪珠儿滴了万颗,止约不定,恰才了,扑簌簌的又还偷落。

 

10

久,长久。

岁月既,率其邑人,矫杀迦湿弥罗王而自尊立。

尤长吏道,处决无思。

参见“淹病”

11

迟,迟缓。

若保八十之半,便有余矣,一周病差,何足为

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

12

谓有才德而不得录用或升迁。

高才礼寺,短羽翔禁林。

此真宰相才,惜乎以老隶也。

嘉庆初,戴尚书联奎擢此官,召对,垂问资俸,以实告,始奉与讲读诸臣一体较俸之谕,由是洗马无久者。

 

13

指未被录用或不得升迁的贤人。

逮鳏寡,振废,养老幼,恤孤疾。

 

14

广博;深入。

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王义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15

用同“掩”。遮蔽;遮盖。 南朝江淹《倡妇自悲赋》:“去柏梁以淹袂,出桂苑而敛眉。”

红,眉敛翠,恨沉沉。

泪眼羞看画屏,瘦人儿不似丹青。

胎稀谷子满苗花,清明麦子老鸦。

 

16

用同“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参见“淹袭”。 

17

用同“奄”。气息微弱;生命垂危。 无名氏《赠书记‧男妆避选》:“怕我景逼桑榆,你归来我命淹。”参见“淹淹”“淹淹一息”

18

用同“奄”。忽然,急遽。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忽的呵阴云伏地,淹的呵洪水滔天。”参见“淹忽”“淹逝”

19

用同“腌”。犹恶劣。 高文秀《遇上皇》第四折:“赵元酒性淹。”参见“淹喒”

20

用同“腌”。用盐、香料等浸渍食物以利保藏。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杨梅》:“《食经》藏杨梅法,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斗淹之。”

﹝阿魏根﹞味辛苦,温无毒,主杀虫,去臭,羊肉,香味甚美。

其两运司每引鱼二千三十二觔,之两鱼鲞一半。

21

“淹茂”。 

22

“淹蹇”。 

23

汗液等浸渍皮肤使感到痛或痒。如:胳肢窝被汗淹得难受。

24

姓。

淹彪。见《莒州志》。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yăn
注音〡ㄢˇ
切音

于剑切,去梵,影。

《广韵》
切音

衣检切,上琰,影。

《集韵》
2

缫丝时理出头绪。

三盆手者,三也。凡缫,每,大摠而手振之,以出绪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