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枳

汉字枳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67b3
  • GBK码:
    E8D7
  • 实体:
    &#x67b3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注音ㄓˇ
切音

诸氏切,上纸,章。

《广韵》
切音

居纸切,上纸,见。

《广韵》
2

zhĭ

3

木名。也称枸橘、臭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木似橘而小,茎上有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果小,味酸苦不能食,可入药。成条种植可作篱笆。

橘逾而北为

揵六而为篱兮,筑蕙若而为室。

,芬木也……之为木,芳而多刺,可以为篱。

缚藩篱荆作门,萧条何以致诸君?

这边局面小,恐怕棘之中,非鸾凤所栖。

 

4

藩蔽,护卫。

维大人,大人维公,公维卿,卿维大夫,大夫维士。

章怀注《后汉书》引此……注云:‘者,言上下相维,递为藩蔽也。’

一说,枳相当于“则”。参阅杨树达《词诠》卷五。

5

谓阻塞。参见“枳道”。 

6

古地名。

战国枳邑

枳县,属巴郡。即今四川涪陵县

而国亡。

 

7

“疻”。伤害。 《孔丛子‧刑论》:“率过以小罪谓之枳。”

一作疻。犹伤也。夫过则宜宥,若率以为小罪,亦伤乎义。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ī
注音
切音

章移切,平支,章。

《集韵》
2

“胑”。肢体。 《管子‧侈靡》:“然则贪动枳而得食矣。”

(张佩纶)改‘贪’为‘贫’,释‘’为‘胑’,是也。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枳应读为胑,与肢同。

《说文》:‘胑,体四胑也’……动胑谓劳动其胑体。” 

3

“枝”。歧出。参见“枳首蛇”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