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枝

汉字枝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679d
  • GBK码:
    D6A6
  • 实体:
    &#x679d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hī
注音
切音

章移切,平支,章。

《广韵》
2

植物主干旁生的茎条。

隰有苌楚,猗傩其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五月榴花照眼明,间时见子初成。

书桌上的一盆‘水横’……只要浸在水中,叶便青葱得可爱。

3

指干茎分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4

分支的,由主体所派生出来的。参见“枝水”“枝路”。 

5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诗》云‘本百世’。

《诗‧大雅》言文王具茂,蕃滋百世也。

周公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故以代主而非越也。

 杨倞注:“枝,枝子。

周公武王之弟,故曰枝。” 

6

分散。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

中心于事疑惑,则其心不定,其辞分散,若闲也。

心,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新唐书‧哥舒翰传》:“吐蕃盗边,与苦拔海

所谓矩矱者,意不,词不荡,曲折而无痕,戌削而不竞之谓。

7

冗散,多余。参见“枝官”。 

8

支持,支撑。

秋,王以诸侯伐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文将右军,人、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人属焉……,固将先奔。

不能相持也。

,亦可作支……实则即今之支持、支撑。

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可也;不救寡人,寡人弗能

大厦之构,非一木之;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倾穨。

9

引申为抵御,抵抗。

王(秦昭王)破以肥于中国,而劲之彊,足以

 

10

小木柱。

曰:小柱为,邪柱为梧,今屋梧邪柱是也。

 

11

犹拟。比划。

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

,犹拟也。

12

量词。用于带枝、杆之物。

衣薰百和屑,鬓插九花。

梨花一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春雪冻梅花。

前面画木耐的像,手里拿着一红旗,引着马,做劝农的光景。

13

量词。犹根,棵。用于杆状物。

筇竹杖,中无之,乃山徼外蛮峒。蛮人持至间卖之,一才四五钱。

槛外老梧一,风过萧萧有声。

﹝他﹞大声向使女们叱咤道--‘拿我的射日弓来!和三箭!’

 

14

量词。犹支。多用于部族支派,队伍。

左伽从征麓川,战于大侯……所部江内诸蛮,性柔,颇驯扰;江外数,以勇悍称。

不过还可以另外请一救兵来,也就是辩解。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虽是孤军,我们有无数后盾。

 

15

量词。用于歌曲。

沈月卿坐在我背后,我回头一看……只见他和了琵琶,唱了一小曲。

 

16

“肢”。四肢。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案摩,折手节,解罢也。

行礼要节而安之,若生四

腹败披,不敢保聚,掷首陴外,降幡夜竖。

 

17

“支”。干支之支,地支。 《后汉书‧律历志上》“记称大桡作甲子”刘昭注引蔡邕《月令章句》:“大桡探五行之情,占斗网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ㄑ〡ˊ
切音

翘移切,平支,群。

《集韵》
2

歧,旁出。

,木别生条也。

必歧出也,故古,歧通用。

参见“枝指”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