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恒
汉字恒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恒
-
Unicode码:\u6052
-
GBK码:BAE3
-
实体:恒
-
繁体中文:恆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héng
注音ㄏㄥˊ
切音
胡登切,平登,匣。
2
亦作“恒”。
3
长久;固定。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
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
津渠隐没,而不恒流。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4
恒心。
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5
寻常;普通。
苻坚骨相不恒,后当大贵。
梁天监初,有蚌湖村人,于此泽间猎,见二鹿极大,有异于恒鹿,乃走马逐之。
6
规律;法则。
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阴阳谓刚柔、晦明、三光盈缩、用兵利钝之常数。
此章释《易传》之旨而决之于义利之分,为天道物理之恒,人禽存去之防。
7
伦常。
婚姻,男女之以礼合者也。虽然,有信焉,二姓之言不可渝,有命焉,夫妇之恒不可妄。
8
副词。经常;常常。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常舞则荒淫。
﹝郭泰﹞所历亭传,不处正堂,恒止逆旅之下,先加粪除而后处焉。
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古人属词纪事,恒视其言之旨为转移。
9
副词。犹尝,曾。
恒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
恒既训常,而尝与常通,转相训也。
10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巽下震上。
象曰:雷风,恒。
长阳、长阴,合而相与,可久之道也。
11
12
姓。
春秋楚有恒思公。见《广韵‧平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