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历

汉字历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5386
  • GBK码:
    C0FA
  • 实体:
    &#x5386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ㄌ〡ˋ
切音

郎击切,入锡,来。

《广韵》
2

亦作“厤”

3

经历;经过。指时间上的。

三纪,世变风移。

妾身守空闺,良人从军行。自期三年归,今已九春。

方夏旬不雨,则众川之涸,可立而须。

循循诱之,久不渝。

4

经历;经过。指空间上的。

应龙何画?海何

,过也。

宫馆所,百有余区。

峡北注,枝分东出。

集旅布嵌谷,驱马层涧。

必先,毕济北,招而总之。

5

行;游历。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行也。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

李筌﹞常名山,博采方术。

6

越过。

礼,朝廷不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夫人之情有六机:抒其所欲则喜,不抒其所能则怨;以自伐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

万卷似无书,三山如块。

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参见“历位”

7

遭逢;经受。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兹。

,逢也……逢此咎也。

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求成其名而谤议于当时。

氏浸弱,威夷,礼经旧典,寂寥无记。

8

依照次序。

﹝季冬之月﹞命宰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

,犹次也。

选列辟,以迄于

嫂流离,诉于州及提刑转运使。

9

谓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郡列掾、州从事,所在职办。

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

王若虚承安二年经年进士,管城门山二县令。

10

指担任。

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

核其真伪,辨其臧否,考其功效,然后进之退之,未必其职者皆须进用,不可复退也。

11

多;曾经多次。

虞舜侧微,闻之聪明将使嗣位,试诸难。

先零东羌载为患。

选于吏部,亟以科进。临大邑,惟政有声。

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终始不以死生祸福为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

12

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告尔百姓于朕志。

于是相与结侣,携手具游,求贤索友,于西州。

宋沇﹞问寺主僧曰:‘上人塔上铎皆知所自乎?’曰:‘不能知之。’曰:‘某闻有一是近制,某请一人循铃索扣以辨之,可乎?’

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请言之。

就是庄生自己,不也在《天下篇》里,举了别人的缺失,以他的‘无是非’轻了一切‘有所是非’的言行吗?

13

长久。

有夏服天命,惟有年。

者,《释诂》云:‘艾,也。’《诗传》云:‘艾,久也。’是亦为久也。

14

发出;流露。

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发此愤思列谋谟也。

躬耕著书,不接世故,当日之事,绝不于齿牙之间。

15

审视;察看。

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

参见“历时”

16

选择。

既告余以吉占兮,吉日乎吾将行。

于是吉日以斋戒。

17

犹离。分别。

厤离日月星辰。

(厤)与离同义……皆分别之义。

见《读书杂志‧墨子二》。

18

清楚。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

边陲之急慢,粮草之虚实……然在目,朗然在心。

19

稀疏。

赤垆彊肥,五种无不宜。

,疏也。

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齿,未知礼则。

20

乱,紊乱。

者狱之所由生也。

乱也。

21

引申为扰乱,触犯。

将俨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于衰世之法。

天之旂,曳捎星之旃。

,干也。

入据城,尽得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人家,有所求取。

22

炼。

乃造灵庙,以休厥神。于是好道之俦,自远来集,或弦歌以咏太一,或谈思以丹田。

23

“手历”“历头”的省称。 代的一种赋税凭证。

先是元鼎印给手,遍给亭户,令赍就称下支钱,至是复令浙东行之。

参见“历头”

24

“历”。历法。 《易‧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星月之行,可以推得也。

咸通中,有治者工言祸福。

守敬,首重测日。

25

“历”。指善于历算的人。 《庄子‧齐物论》:“巧历不能得,而况凡乎?”

26

“历”。指记载年月日节气的书册。如:日历;天文历。参见“历法”

27

“历”。历数,气数。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陶唐既谢,天历在。”参见“历数”

28

“雳”的古字。 《说文‧雨部》:“震,劈历振物者。”

今俗别作霹雳,非是。

,疾雷之名。

数发,殆刑诛繁多之所生也。

29

“沥”。清酒。 《周礼‧夏官、量人》:“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俞樾《群经平议‧周礼》:“历当读为沥。

《楚辞‧大招篇》王逸注曰:‘沥,清酒也。’”

30

“枥”。拶指。古代刑罚。参见“历指”

31

“枥”。马厩。 《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

,谓伏槽而秣之也。

虽有景公之位,伏千驷,臣不贪也。

、枥字同。

青烟傍起,马长鸣。

32

古炊器。

以垄灶为椁,铜为棺。

即釜鬲也。

又以遗公卿。

以瓦器盛食,遗公卿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