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伏

汉字伏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4f0f
  • GBK码:
    B7FC
  • 实体:
    &#x4f0f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ㄈㄨˊ
切音

房六切,入屋,秦。

《广韵》
2

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

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而咶天。

寝毋

寝,卧也。,覆也。卧当或侧或仰而不覆也。

 

3

泛指躺、卧。

寤寐无为,辗转枕。

伊君临终,不忘忠敬,寝床襚,念在朝廷。

4

匍匐在地;身子前倾靠在物体上。

季孙练冠、麻衣,跣行,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

孔子轼而叹曰:‘甚矣,之难化也!’

棂槛而頫听,闻雷霆之相激。

,犹凭也。

黎氏宗族,百姓出迎,道左。

唐仲笙看见冯永祥在桌子上,轻轻点头。

5

居;栖身。

王在灵囿,麀鹿攸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下臣何敢即安!

,犹处也。

6

隐藏;埋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矣,亦孔之炤。

于是令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期曰‘暮见火举而具发。’

凡用兵之道,危于安,安于危。

我只能称为精神上的色盲,这里就着我的苦闷的根源。

 

7

伏兵。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焉。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近城。

追兵直扑西门,贼于林丛中设

 

8

退隐,隐居。

昔者曲集之君,伐智而专事强力,而不信其臣,忠良皆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于末庭。

9

保持;怀。

清白以死直兮,因前圣之所厚。

直念古者,恨而死。

10

降低;低落。

云阴解駮,日光穿漏,波不兴。

二山之西,高峰渐

如:此起彼伏。

11

置于軷壤之上的祭祀牲体。古代軷祭(祭行道之神)时,王者之车从其上轹而行之。

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瘗亦如之。

,谓犬,以王车轹之。瘗,谓埋祭也。

谓磔犬于軷壤(在庙门外之西),以王车轹之而行也。

 

12

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

青翟、臣、博士臣将行康叔亲属有十。

臣闻玉不隐瑕,臣不隐情。知所进非和氏之璞。

奉今年五月一日敕,授臣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

祈效法太祖太宗,时与大臣详究政事得失,必商榷尽善。

13

“服”。佩服;服气。 《史记‧项羽本纪》:“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

缙绅高其才,烈士其义。

曰:

侯元口虽应着,心里不

 

14

“服”。谓使人佩服。 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铭》:“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学伏一世。”

吴门石琢堂殿撰韫玉以文章一世。

 

15

“服”。降服;屈服;服从。 荀悦《汉纪‧哀帝纪下》:“故北狄不伏,中国不得高枕也。”

乌桓自为冒顿所破,众遂孤弱,常臣匈奴,岁输牛马羊皮。

英雄不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道:‘恐军中不者多。’张太尉道:‘谁敢不傅选道我不?’

假似那陈州百姓不我呵,我可怎么整治他?

 

16

“服”。制伏。 韩愈《择言解》:“火既我灾,有水而可伏其焰。”如:降龙伏虎。

17

“服”。习惯;适应。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

近因炎热,军马不水土。

 

18

“服”。承受;承当。 《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傅瑕贰,有常刑,既其罪矣。

遇折足之凶,斧钺之诛。

19

“服”。归,隶属。 《西游记》第二七回:“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20

“复”。返回。参见“伏魄”。 

21

车前横木。

汲黯具为忮,司马安之文恶,具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

,车轼也。

22

时令名。指伏日。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伏。

永元﹞六月己酉,初令闭尽日。

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它事。

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氏子弟每至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坐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

刚入的红太阳,晒得土路发烫。

 

23

古代亦指伏日中祭祀的一天。参见“伏腊”。 

24

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详“伏特”。 

25

姓。

伏生,名。见《史记‧儒林列传》及裴骃集解。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ㄈㄨˋ
拼音
注音ㄈㄨˊ
切音

扶富切,去宥,奉。

《广韵》
2

指禽鸟孵卵。

鸡不能鹄卵。

丞相府史家雌鸡子,渐化为雄。

虚己接对,仍留帝宿,夜设粥无鲑,新鹅卵,令煮为肴。

,鸟抱子,又音服。

3

量词。用作时间单位。

玉鹑健啄,则起如翔鹤以击之,进退颉颃,相持约一时。

按:一伏时,指家禽生蛋持续的时间。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