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举
汉字举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举
-
Unicode码:\u4e3e
-
GBK码:BED9
-
实体:举
-
繁体中文:舉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居许切,上语,见。
jŭ
“居”的被通假字。
双手托物使之向上。
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为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
指扛,抬。
辇犹在肩上,军人竞就杀举辇者,乘舆领地。
拿起;提起。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善属文,与笔便成,无所改定。
飞;飞起。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鸟不暇举,兽不得发。
举,飞也。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飘动。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细葛香罗,有人衣袂随风举。
升起;耸起。
叔在薮,火烈具举。
燧燔烽举,丁壮弧弦而出斗。
小院绣帘才半举,衔泥紫燕双飞去。
众岑竞举,若竖鸟翅。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
仰起;抬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绿杨垂线草铺茵,触处烟光举眼新。
张开。
黄氏见说心慈愍,举口便颂《金刚经》。
称,言说。
过而举君之讳则起。
举,犹言也。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发问;动问。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举亦问也。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
言行;举动。
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如今离了他,思念成病,故有此举。
又闻书店于《世界文库》的译本,间有仍出单行本之举。
兴办;办理。
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
贫困者有丧不能自举,公为出金葬之。
夫备灾宜豫,非仓卒所能举。
兴起;发动。
王又举甲而攻魏。
梁乃召故人所知豪吏,谕以所为,遂举吴中兵。
昔先皇帝震怒,举大兵问罪匈奴。
指兴兵。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
成就,成功。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点燃。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纵兵大掠,举火燔烧。
且教军士只顾造饭,恰才举得火着,只见山下有八九十把火光,呼风呼哨下来。
取;拾取。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
举,取也。
攻克;占领。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
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记录;登记。
仲尼使举是礼也,以为多文辞。
沈云:举,谓记录之也。
悉举民室材木瓦,若蔺石数,署长短小大。当举不举,吏有罪。
提出;列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乘爵禄以谦让者,名不可胜举也。
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
难道可以说这是天理,不是人欲吗?举此可见圣人决不欺人处。
谋划。
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举,犹谋也。
纠正。
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
举,犹正也。
太后幸洛阳寺,省庶狱,举冤囚。
纵有败阙,遣谁举之?
指摘;检举。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滂举刺史二千石二十余人罪恶者皆权豪之党也。
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
抚养;生育。
飞燕初生,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
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
田文以五月五日生,父命勿举,母私举之。
四月中得书,知小女举男子,喜甚。
复兴;振兴。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创制之初,举坠兴坏。
立,奉立。
楚国之举,恒在少者。
举,立也。
推荐;选用。
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没收。
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
不出于关,谓从私道出辟税者,则没其财而挞其人。
放;发。
湛闻之,举声大哭。
凡举一炮,听鼓声齐发,炮石入城者大于斗。
在物价低时收买货物。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
废谓物贵而卖之,举谓物贱而收买之。
借贷。
孰使我倍息而举,半价而卖,转盼萧然,伍子吹篪,王孙乞食者乎?
如:举债。
演奏。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母有服,声闻焉,不举乐。
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不举。
令舞《梁州》,上召国乐以举其曲,蝇虎盘回宛转,无不中节。
祭祀。
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
举,犹祭也。
雍干以来,凡祈祷,天神、太岁暨地祇三坛并举。
古谓杀牲盛馔。
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
杀牲盛馔曰举。
司寇刑戮,君为之不举。
去盛馔。
祀加于举,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
举,人君朔望之盛馔。
指饮食。
嗣举奠,盥入,北面再拜稽首。
举,犹饮也。
俄有人进酒食,帝不复举。
手持大藤瓢,容酒一斛,注满而后饮。移时,有人再进,又能再举。
指科举考试。
牛生自河东赴举。
唐贞元年间,博陵崔慎思应进士举,京中居住。
指参加科考。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曾仲躬﹞能世其家,举进士,不第。
王应麟欲举是科,乃于制度典故攷索殆遍。
指科考中选。
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
以词赋为名进士,兴定五年举天下第一。
是时刘公已举于乡矣。
明清乡试中选者为“举人”,因亦为“举人”的简称。 《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
穷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草木岂有非常之罪也哉?
总括;总计。
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举,总也。言总天下乃至京师皆弃也。
今青唐洮河幅员三千余里,举戎羌之众二十万。
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赤道之北五十度,赤道之南五十度。
方言。妓女。
俗呼妓女为老举,即随园以为举举师师之意。其实举即妓也。
树木名。
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状如蒨如举。
举即榉柳。
古代重量单位名。
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
皆;全。
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举,犹皆也。
若不配卖,即一二年间举为粪土。
通“与”。结交,结盟。 《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
举读为相与之与,谓交其上客以求助也。
通“与”。赞许;表彰。 《吕氏春秋‧谨听》:“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誖而不足以举。”
举当读为与。
君子以为得妇道之仪,故举而扬之。
欲士无浮华之习,莫若举惇朴以镇之。
通“与”。和;及。 《左传‧昭公三年》:“岂惟寡君举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
举当读为与,言不唯寡君与群臣受赐而已,先君之灵亦宠嘉之。
通“与”。参与,参加。 《墨子‧号令》:“里中父老小,不举守之事及会计者,分里以为四部。”
举读为‘吾不与祭’之‘与’,谓里中父老不与守城及会计之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