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袈裟的唐诗诗句
描写袈裟的唐诗诗句。
描写袈裟的唐诗诗句
袈裟[jiā shā]
释义:
1
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
列表:
-
1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
2
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
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
3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张谓《送僧》 -
4
舍利众生得,袈裟弟子将。
张谓《哭护国上人》 -
5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岑参《寄青城龙溪奂道人》 -
6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
7
知君悟此道,所未搜袈裟。
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
8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杜甫《因许八奉寄江甯旻上人》 -
9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韩翃《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
10
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秦系《题僧明惠房》 -
11
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
卢纶《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 -
12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
13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刘商《送僧往湖南》 -
14
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范灯《状江南:季夏》 -
15
沙弥舞袈裟,走向踯躅飞。
孟郊《嵩少》 -
16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孟郊《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
17
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孟郊《赠道月上人》 -
18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
孟郊《戏赠无本》 -
19
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
孟郊《送超上人归天台》 -
20
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
孟郊《送淡公》 -
21
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
22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
23
能入城中乞食否,莫辞尘土污袈裟。
白居易《招山僧》 -
24
欲以袈裟拂著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刘言史《僧檐前独竹咏》 -
25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徐凝《独住僧》 -
26
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
姚合《送文着上人游越》 -
27
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
郑巢《送象上人还山中》 -
28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朱庆余《送僧》 -
29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许浑《送杨处士叔初卜居曲江》 -
30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薛能《寄题巨源禅师》 -
31
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
郑嵎《津阳门诗》 -
32
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李群玉《恼自澄》 -
33
袈裟影入禁池清,犹忆乡山近赤城。
贾岛《酬慈恩寺文郁上人》 -
34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李郢《送僧之台州》 -
35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
吴融《还俗尼》 -
36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吴融《送僧上峡归东蜀》 -
37
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
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 -
38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无名氏《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
39
猎师披袈裟,元非汝使物。
寒山《诗三百三首》 -
40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
皎然《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
41
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
齐己《楚寺寒夜作》 -
42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齐己《答禅者》 -
43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
齐己《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 -
44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齐己《赠岩居僧》 -
45
忍著袈裟把名纸,学他低折五侯门。
齐己《勉吟僧》 -
46
身著袈裟手杖藤,水边行止不妨僧。
齐己《水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