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袈裟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 晋葛洪撰《字苑》始用袈裟二字。
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晔晔之色,不与易也。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和尚尼姑托着黑色的钵,披着黄色袈裟,整队地出现在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