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手册:捻子
词语捻子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捻子
- Unicode码:\u637b\u5b50
- 拼音:niǎn zi
- 繁体:捻子
- 释义:
1
(参见捻子)
2
亦称“捻军”。 清代中叶后,在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河南等边境的农民反压迫武装。
庄大老爷说:‘当过捻子的人,你知道他是什么出身?’
这些故事满腔激情地描绘了捻军英雄斗争的业绩和胜利,歌唱了他们的正义和力量。
说僧王,道僧王,僧王是个纸糊将,遇到捻子吓破胆,遇到遵王狗命丧!
3
亦称“捻儿”。用纸、纱等做成的条形或带状物。多作点燃或引火用。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五章:“拿几根纸捻子来,我要吃烟!”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九章:“你们不缴枪,我们就困你个油尽捻子干。”
这时,房栓已经把捻儿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