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高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高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高关键字的句子

[gāo]

释义:

1

从下向上距离大,与“矮”相对而言;离地面远,与“低”相对而言。

2

高度。

3

高处。多指高山,土丘。

4

增高;升高;抬高。

5

比高;争胜。

6

深,高深。

7

声音响亮或尖锐。

8

大,盛大。

9

骄傲;高傲。

10

高明;高强;高超。

11

引申为擅长。

12

优良。

13

清高;高尚。

14

指高尚的品德。

15

指高尚的人;隐士。

16

远。

17

有余。

18

宗族中在最上之称。也泛称远祖。

19

汉高祖

20

岁数大,年老。

21

尊贵;贵显。

22

尊贵之位,显贵之位。

23

尊崇;推崇。

24

敬词。参见“高姓”

25

方正威严。

26

超越。

27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

28

指等级在上的。

29

“膏”。参见“高梁”

30

“郊”。郊外。参见“高禖”

31

“皜”。白。

32

“缟”。参见“高衣”

33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参见“高锰酸钾”

34

姓。

列表:

  • 1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2

    子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 3

    “故曰,为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位。不仁而在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 4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 5

    曰:“长息问于公明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 6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 7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 8

    公孙丑问曰:“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 9

    曰:“固哉,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叟之为《诗》也!”

  • 10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緜驹处于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覩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 11

    公孙丑曰:“道则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 12

    孟子谓子曰:“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13

    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 14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