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高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高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gāo]

gāo
  • 1

    〈形〉高,与“低”、“矮”、“下”相对。

    “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2

    〈动〉加高;抬高。

    “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
  • 3

    〈动〉重;推崇。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
  • 4

    〈名〉高度。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
  • 5

    〈名〉高处。

    “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 6

    〈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

    “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千里逢迎,朋满座。”
  • 7

    〈形〉高明;高尚。

    “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
  • 8

    〈副〉高度。

    “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
  • 9

    〈形〉大。

    “劳苦而功如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
  • 10

    〈形〉高亢;响亮。

    “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
  • 11

    〈形〉热烈;盛大。

    “饮酒会。”
  • 12

    〈动〉高出;超出。

    “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13

    〈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