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标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本页面只是用于展示《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示例,并不代表我们赞同程序的结构和内容。需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请联系我们的咨询服务!
更新日期:2024-07-13
SHOUCE365 编号: SC365-EMS-CX-[xx]
版本: A/4
本次修改日期: 2025-07-04
生效实施日期: 2025-07-06
下次评审日期: 2026-07-04
页码: 第1页/共1页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验证本厂内部环境活动是否符合要求,为保证环境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职责

3.1.1每次内审计划的审核、批准,并指定审核组长。

3.1.2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车间之间关系的协调。

3.1.3审核报告的审核、批准。

3.2办公室职责

3.2.1负责按计划组成审核组进行内审。

3.2.2负责内审报告的打印、发放和存档。

3.2.3负责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审查和跟踪验证。

3.3受审核方职责

列入内审计划的岗位或部门均为受审核方。其职责是:

3.3.1确认对本部门、本岗位进行内审的计划。

3.3.2做好接受内审的准备工作。

3.3.3指定联络人员,协助审核组完成审核计划。

3.3.4确认不符合项。

3.3.5对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分析,按审核组要求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报厂长批准后实施。

3.4审核组职责

3.4.1审核组长职责

3.4.1.1协助办公室组成审核组。

3.4.1.2制定现场审核计划,组织文件审核。

3.4.1.3组织审核员编制审核检查表,准备现场审核记录和不符合报告等工作文件。

3.4.1.4主持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

3.4.1.5控制现场审核气氛和审核进度。

3.4.1.6编写并向办公室提交审核报告、现场审核记录等。

3.4.2审核员职责

3.4.2.1按审核组长的安排编制检查表。

3.4.2.2按分工要求进行现场审核,填写现场审核记录。

3.4.2.3对不符合事实进行描述,填写不符合报告。

4内容与要求

4.1审核计划

4.1.1办公室负责制定“内部体系年度审核计划”,于每年3月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1.2内部体系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受审核部门及审核时间。

4.1.3计划的制定应考虑:所涉及对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对各个部门及各车间所开展的环境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体系审核。

4.1.4有以下几种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计划外的临时审核:

a)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发生变更;

b)相关方的要求;

c)发生重大污染或环境纠纷事故;

d)管理体系大幅度变更。

计划外的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临时组织。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审核组的组成:

a)审核组成员必须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b)审核组成员必须是接受过内审员培训并经管理者代表任命的内审员;

c)管理者代表指定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内审核员任组长。

4.2.2在审核前10天,由审核组长召开一次审核小组会议,明确审核实施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4.2.3“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

c)审核时间、具体日程安排;

d)受审核部门、车间及审核内容。

4.2.4审核组应提前一周将“审核实施计划”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受审核部门、车间。

4.2.5受审核部门接到计划后应安排配合人员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需在3天内通告审核组经协商另行安排。

4.2.6审核组长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内审员编制“内部体系审核检查表”。

4.3审核的实施

4.3.1文件的审查

a)审核员检查与受审核部门的环境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是否符合标准、手册的要求,是不是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b)审核员检查受审部门的记录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4.3.2召开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向各被审核部门简要地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步骤和审核方法,并确定配合人员。

4.3.3现场审核

4.3.3.1审核方法

a)面谈:审核员根据检查表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或当事人面谈、提问。部门负责人或当事人的讲话可作为证据,陪同人员的讲话不能作为证据。

b)查文件和记录:向被审核部门负责人或当事人索取相关文件和记录,检查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c)观察现场:查看作业现场的环境、操作等是否符合要求。

4.3.3.2审核要求

a)记录要详细客观,不符合要求可重查,根据要确切、详细。

b)当场就要向受审核方指出不符合项。

c)取得受审核方确认后,可据此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4.3.4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审核完毕,审核组整理审核记录,并将审核结果在组内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审核员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编写的不符合项报告有以下四项要求:

a.不符合事实的陈述要求全面、清楚、正确,精炼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b.为什么判为不符合;

c.不符合标准或相关文件的哪一条款要判断准确;

d.不符合的类型和程度要在报告中表达清楚:

类型:①体系型②实施型③效果型

程度:②严重不符合②一般(轻微)不符合

4.3.5末次会议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应按计划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车间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一般应控制在一小时内。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a)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说明审核的局限性;

c)宣读不符合报告;

d)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要求和建议;

e)宣读审核结论,约定审核报告发放时间;

f)审核组长应安排内审员做好末次会议记录。

4.4审核报告

4.4.1内审后一周内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及相关车间。

4.4.2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c)审核日期及审核计划具体实施情况;

d)不符合项的数量、分布情况、严重程度逐一统计,以便于有针对性的的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e)存在的主要问题;

f)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g)不符合项分布表。

4.4.3“内部体系审核报告”需提交厂长,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内审相关记录由办公室部负责保存。

4.5纠正预防措施和跟踪验证

4.5.1不符合报告应及时传递给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受审核部门接到不符合报告后,要组织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计划和完成时间,并填写在不符合报告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栏,交回办公室。

4.5.2办公室先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返回受审核部门重新制定,可行的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原件留存,复印一份交受审核部门实施。

4.5.3审核组长应组织内审员对受审核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直至措施完全落实,消除不符合产生的原因为止,并在不符合报告上填写验证记录。

4.5.4审核组应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5相关文件

a)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b)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c)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d)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记录

a)内部体系年度审核计划;

b)审核实施计划;

c)内部体系审核检查表;

e)不符合报告;

f)不符合项分布表;

g)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h)内部体系审核报告;

i)纠正措施要求表。

咨询服务

合作联系方式:
在线联系:提交需求
电子邮件:isotraining
电话: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