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新建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是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

本页面只是用于展示《新建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示例,并不代表我们赞同程序的结构和内容。需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请联系我们的咨询服务!
更新日期:2025-06-26
SHOUCE365 编号: SC365-EMS-CX-[xx]
版本: A/4
本次修改日期: 2025-07-05
生效实施日期: 2025-07-07
下次评审日期: 2026-07-05
页码: 第1页/共1页

新建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用于对公司新改、扩建项目各阶段的环境保护申报、审批过程,相应工作程序以及步骤,体现公司持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改善自然环境的责任,并不断促进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2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所有新改、扩建项目的环保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确定本公司新改、扩建项目计划、内容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3.2安环部协同总经理进行公司新改、扩建项目环保计划、内容的编制及实施。

3.3安环部负责根据新改、扩建项目进程完成相应阶段的环保内容申报及审批工作。

3.4财务根据新改、扩建项目环保进程负责提供资金,以保证项目环保设施按“三同时”要求正常实施。

3.5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有关的环保技术支持资料。

4程序

4.1项目建议书阶段(备案)

4.1.1由安环部负责提供《建设项目建议书》、《所在地的地形图》(市区图 1:500,郊区图1:2000)。向管委会申请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

4.1.2项目建议书(备案证)批准后,由安环部负责委托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4.1.3在上述工作开展的同时,环境管理者代表应组织项目组成员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主要考虑以下方面: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可能产生的新的环境因素;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可能增加原有的污染量;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可能产生的新污染。

4.2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阶段。

4.2.1生产部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申报:规划部门出具有规划意见、总平面图、经预审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

4.2.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评价单位编制工作大纲,再由生产部报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审批。批复下达后,由生产部直接上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审批。

4.2.3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同时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含环保的专项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4.2.4环境管理者代表应组织项目组及时对程序文件或相关表格进行修改,若有必要可报请总经理进行临时管理评审,修改手册。

4.3初步设计阶段

4.3.1安环部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申报:初步设计及其附图(要求在初步设计审查会一周前送达)。如果有环保设施专题审查的,需提供专题审查意见。

4.3.2设计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须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其批复意见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规定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浓度或总量及排放方式;防治污染设施的工艺流程,预期效果;污染防治措施;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绿化设计、监测手段、环境保护投资和概算等。

4.4施工图设计阶段

4.4.1安环部负责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申报:初步涉及审批文件、有关环保设施的施工图纸等资料和《宿迁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送审单》和《建设项目污染物》。

4.4.2在资料送审一个月内,收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核发的《“三同时”审核通知单》。

4.4.3安环部凭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核发的《“三同时”审核通知单》向建筑办公室门申请建筑执照。

4.4.4现场施工期间应对施工方环境进行管理。

4.5试生产阶段

生产部协助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申报:试生产书面申请,同时附上《“三同时”审核通知单》复印件,由宿迁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核发。

4.6竣工验收阶段

4.6.1当生产负荷已达设计纲领 70%以上,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正常,具备验收条件时,安环部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竣工验收申请,委托环保监测部门进行验收监测。

4.6.2在监测完成以后,安环部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申报:竣工验收报告、监测报告(由监测部门编制提供)、《新建改建、扩建(包括技改、技措)建设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单》。

5记录

咨询服务

合作联系方式:
在线联系:提交需求
电子邮件:isotraining
电话: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