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含有者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者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者关键字的句子
者[zhě]
释义:
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指代人。
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指代事或物。
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
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助词。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拟度。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命令、晓示或祈使语气。
助词。用于复合句前一分句,表示因果关系。
助词。用于复合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关系。
连词。犹则。
轻狂。
假借,借口。
通“诸”。众。
通“诸”。犹之。
列表:
-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二章2.1 -
2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第二章2.4 -
3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第三章3.1 -
4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大学》第四章4.2 -
5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学》第八章8.2 -
6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第九章9.1 -
7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大学》第十章10.1 -
8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第十章10.2 -
9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第十一章11.1 -
10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第十一章11.2 -
11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大学》第十一章11.4 -
12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第十一章11.10 -
13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第十二章12.1 -
14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大学》第十二章12.7 -
15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大学》第十三章13.5 -
16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大学》第十三章13.7 -
17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大学》第十五章15.2 -
18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第十五章15.3 -
19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大学》第十五章15.4 -
20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大学》第十六章16.3 -
21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大学》第十六章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