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含有以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以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以关键字的句子
以[yǐ]
释义:
第一部分
yĭ
任用;使用;运用。
使。
认为。
及,连及。
缘故;原因;道理。
即,立即。详“以时”。
代词。何,何处。
代词。此,这。
介词。拿;用。
介词。表示处置或主使。犹言带着、率领。
介词。介绍论事的标准。犹言“以……论”;“论……”。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藉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介词。介绍具有的身份或资格。
介词。为。
介词。在;于。
介词。自;从。
介词。与;同。
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
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则”。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
连词。因为,由于。
连词。因而;因此。
连词。如,如果。
助词。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音节,不表义。
助词。表语气,用于句末,相当于“矣”。
助词。用在单纯方位词前,组成合成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通“已”。已经。
通“已”。太;甚。
通“已”。止。
通“已”。谓不许,不同意。
通“有”。
通“又”。
列表:
-
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第二章2.3 -
2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大学》第四章4.4 -
3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学》第七章7.3 -
4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第十章10.4 -
5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第十一章11.2 -
6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大学》第十一章11.7 -
7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大学》第十一章11.13 -
8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大学》第十一章11.15 -
9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第十二章12.1 -
10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大学》第十二章12.2 -
11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大学》第十二章12.7 -
12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大学》第十三章13.10 -
13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大学》第十三章13.11 -
14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大学》第十四章14.1 -
15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学》第十四章14.5 -
16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第十五章15.3 -
17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第十六章16.2 -
18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第十六章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