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含有不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不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不关键字的句子
不[bù]
释义:
第一部分
无,没有。
非,不是。
不到,未。
副词。表否定。
副词。表禁止。勿,不要。
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覆问句的作用相等。
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
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
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如:不送,不谢。
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
通“丕”。大。
第五部分
邪僻。
鄙,不敬重。
列表:
-
1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大学》第三章3.2 -
2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大学》第四章4.1 -
3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大学》第四章4.2 -
4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大学》第四章4.3 -
5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大学》第四章4.4 -
6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第六章6.4 -
7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大学》第七章7.3 -
8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学》第八章8.2 -
9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第九章9.1 -
10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大学》第九章9.2 -
11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第十章10.4 -
12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第十一章11.1 -
13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第十一章11.2 -
14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大学》第十一章11.3 -
15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大学》第十一章11.8 -
16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第十一章11.10 -
17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大学》第十一章11.16 -
18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第十二章12.1 -
19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大学》第十二章12.7 -
20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大学》第十三章13.1 -
21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大学》第十三章13.8 -
22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大学》第十三章13.9 -
23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大学》第十四章14.1 -
24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大学》第十四章14.2 -
25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大学》第十四章14.3 -
26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第十五章15.3 -
27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大学》第十五章15.4 -
28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大学》第十六章16.1 -
29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第十六章16.2 -
30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第十六章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