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持钵的宋诗诗句
描写持钵的宋诗诗句。
描写持钵的宋诗诗句
持钵[chí bō]
释义:
列表:
-
1
持钵老僧来咒水,倚船商女待搬滩。
王嵒《残冬客次资阳江》 -
2
坐忘默识形骸外,持钵植杖风露前。
折彦质《观汪丞相所藏崔白画罗汉》 -
3
持钵归。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六七》 -
4
苕霅溪头柳眼青,食时持钵众香城。
释正觉《清上人持钵求颂》 -
5
面墙坐照丛林事,持钵丐缘云水饥。
释正觉《机禅人出丐求颂》 -
6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王之道《送延上人归云峰》 -
7
厥初为天衣,持钵化淮右。
王之道《送遵禅者》 -
8
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钵扣人门。
释慧空《送茶头幷化士 其九》 -
9
几年持钵下瞿塘,踏遍东南古道场。
晁公遡《照上人去硖内游吴下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濮间气喜作二解赠之 其一》 -
10
食时持钵乞诸隣,不用毗耶遣化身。
晁公遡《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 其一》 -
11
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余。
晁公遡《中岩十八咏 唤鱼潭》 -
12
持钵去,持钵归。
释咸杰《偈颂六十五首 其五三》 -
13
弛担得禅房,持钵叩香积。
李流谦《游无为寺》 -
14
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馿。
陆游《城南道中有感》 -
15
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余。
何耕《春日 其二》 -
16
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
梅尧臣《送僧在己归秀州》 -
17
未得黄冠换白襴,不妨持钵乞坛间。
曾丰《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借之以谒乐于成人之美者 其二》 -
18
道人持钵向何村,黄叶投风静拥门。
赵蕃《书干明庵壁》 -
19
老僧持钵傍山门,古寺萧然一味清。
洪彦华《澹岩纪游 其五》 -
20
持钵了白日,事贱丸蛣蜣。
姜夔《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其一》 -
21
自欲入城持钵去,扣门可煞老僧闲。
洪咨夔《为清隠打化僧说偈》 -
22
为众持钵去,七佛旧仪式。
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九》 -
23
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程公许《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 -
24
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在刻舟痕。
程公许《游下岩崇封院 其二》 -
25
去结茅堂霅水边,晓行持钵落花天。
姚镛《送僧》 -
26
七佛轨仪持钵去,满船载得月明归。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四八》 -
27
生唯浄命食,持钵向人境。
释文珦《夜归 其二》 -
28
吟单何日起,持钵倚刘墙。
胡仲弓《悟枯崖将过莆城参访后村书此赠行》 -
29
饭饱休持钵,丹成莫卖钱。
胡仲弓《嘲赴缘僧道》 -
30
养生凭佛果,持钵信人缘。
胡仲参《夹河中有矮道人自住小舟持呪为生人莫不异之者》 -
31
勉效佛在世时,持钵沿门求乞。
释普宁《偈颂二十一首 其一九》 -
32
持钵不得食,诈道不闻饥。
释绍昙《世尊乞食归放拄杖以手拄颐坐眠赞》 -
33
持钵乞朝暮,残僧犹未归。
方一夔《偕教谕傅草堂黄心梅及诸兄游贤明寺》 -
34
世无具绝粒,持钵不如耘。
蒲寿宬《题纯阳洞》 -
35
持钵随缘朝乞供,闭门扣寂夜安禅。
陈襄《留题天游阁》 -
36
孤云不定心,持钵度寒林。
王镃《送默然上人归天台》 -
37
升堂尽可同僧饭,持钵何须听寺钟。
黄庚《寄王爱梅》 -
38
家家算口赋,殆类僧持钵。
陆文圭《次善卿杂诗五首 其四》 -
39
峻极祇宜长闭户,柰何持钵入东城。
许广渊《题昌国院》 -
40
匡床我示维摩疾,持钵师来舍卫城。
沈辽《召楚兴禅师》 -
41
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郑侠《次韵广州梁有为秀才》 -
42
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李之仪《觉老求诗》 -
43
莫道苍崖锁灵骨,时应持钵到诸村。
黄庭坚《万州下岩二首 其一》 -
44
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
李复《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于僧壁 其二》 -
45
持钵但闻僧乞供,杜门不为客烹茶。
阮阅《郴江百咏 开利寺》 -
46
持钵呪潭水,鬼神拳跪听。
张耒《上方僧》 -
47
今日着衣持钵去,东风残雪野梅香。
饶节《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四》 -
48
八百道人禅定起,送君持钵上行舟。
饶节《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 -
49
松外寒梅已破春,道人持钵是行人。
饶节《送古上人化漆金州》 -
50
几年持钵天外,晚岁结菴海隅。
唐庚《六言二首 其一》 -
51
梅蘂犯寒持钵去,山茶出屋得归无。
释德洪《送圆监寺持钵之邵阳》 -
52
持钵莫辞穿聚落,道人随处是丛林。
释德洪《送范上人乞食》 -
53
新年持钵走衡湘,要令一众毛孔香。
释德洪《送亲上人乞食三首 其一》 -
54
吾师三界尊,食时亦持钵。
释德洪《送亲上人乞食三首 其三》 -
55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鲍当《送白上人归天台》 -
56
举花曾有省,持钵尚随缘。
韩驹《送聪师往蜀中乞钱》 -
57
布金无长者,持钵有残僧。
孙觌《京口普照寺》 -
58
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
曾几《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
59
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
郭印《下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