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标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本页面只是用于展示《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示例,并不代表我们赞同程序的结构和内容。需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请联系我们的咨询服务!
更新日期:2025-06-27
SHOUCE365 编号: SC365-EMS-CX-[xx]
版本: A/4
本次修改日期: 2025-07-04
生效实施日期: 2025-07-06
下次评审日期: 2026-07-04
页码: 第1页/共1页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验证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和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符合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有效地满足公司的方针和目标,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术语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a)全面负责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b)负责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实施年度审核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及内部环境审核报告,并就审核结果与总经理进行沟通;

c)确定内审范围;

d)确定内审的时机及频次;

e)提出审核目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对特殊审核,明确审核目的和受审核部门或要素;

f)组建内部审核小组;

g)整理内审结果,组织编制审核报告;

4.2审核组长

a)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

b)编写内审报告;

c)负责组织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3内审员

负责完成指定的审核工作,并负责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4受审核单位

a)确认审核日期;

b)将审核的目的、范围通知有关人员;

c)确定联络员;

d)向审核组提供审核所必需的资源;

e)负责分析不合格原因及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

5具体内容与工作程序

5.1年度审核计划

5.1.1根据拟审核活动和区域的状况与以前审核的结果,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年度体系审核计划,于每年年初经审批后实施,正常情况下,年度内审不少于一次(相邻两次内审时间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要求覆盖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的区域和活动。

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组织追加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环境事故,或相关方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方针、目标、重要环境因素等有较大变化时。

5.1.2根据需要,可审核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审核必须覆盖环境管理体系的全部要求。

5.2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5.2.1管理者代表提出成立审核小组,经批准后任命审核组长和组员。

5.2.2根据年度计划,由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具体的审核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准则、范围和方法;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5.2.3由审核小组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要求无遗漏。

5.2.4提前通知受审部门,下达审核计划,并约定审核时间。

5.2.5受审部门接到内部审核通知,及时确认审核日期,并通知本部门有关人员准备接受审核。

5.2.6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

5.3实施审核

5.3.1召开首次会议

由管理者代表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的计划,宣布审核组长和成员,由审核组长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涉及: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它有关事项。

5.3.2现场审核

a)根据计划和检查表确定的路线、方法(面谈、查阅资料、现场观察等)进行审核,审核员填写审核记录,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b)内审组长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报告进行核对;

c)内审时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5.3.3主要审核内容

a)方针是否得到传达和理解;

b)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是否遗漏;

c)各层管理者、重点岗位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d)环境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得到正确实施;

e)目标、指标及其实现措施是否按计划实施或完成,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是否有效;

f)重点岗位员工是否经过必要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意识;

g)有关岗位是否得到相关的有效版本;

h)与重要环境有关的活动是否受到控制;

i)对重点供方和合同方的调查和施加影响是否存在;

j)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纠正,必要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k)相关记录是否完整、有效和符合要求;

l)协商与信息交流是否畅通;

m)如可行应对上次内审结果不符合项的整改结果进行再次验证;

n)依据国家、地方法规、标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等的要求需审核的其它内容。

5.3.4确认不符合项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成员应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不符合项。

5.4召开末次会议

审核组长:

5.4.1重提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式;

5.4.2说明审核活动的方法(抽样审核)、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检查出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就可,并声明最后的结论,将写在审核报告中。

5.4.3宣布审核结果,作出审核结论,受审方负责人在“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上签字。

5.5纠正或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5.5.1受审部门应在审核结束一周内提出纠正措施,填写“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记录表中相应内容,由审核组长认可后具体实施;

5.5.2纠正措施完成后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派审核员跟踪验证并记录;如未按期完成,必要时向总经理报告。

5.6审核报告

5.6.1审核组对内审审核结果汇总,填写“内部审核统计表”,并依照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析。

5.6.2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并向总经理汇报,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其内容如下:

a)审核小组成员、受审核方情况;

b)审核目的、范围、依据;

c)审核组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符合项分布情况分析、不符合项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的改进建议。

5.7记录的整理、归档

5.7.1 不符合项报告:一份由审核组长上交管理者代表;一份下发受审核方。

5.7.2 审核组长和内审员收集内部审核工作的记录、表格,在审核结束后连同审核报告移交公司体系档案管理人员,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6 本文件涉及表格

6.1《年度内审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

6.2《内审检查表》

6.3《(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6.4《内部审核报告》

7相关文件

7.1《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7.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咨询服务

合作联系方式:
在线联系:提交需求
电子邮件:isotraining
电话: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