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001-2016环境因素适用法律法规识别方法
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因素适用法律法规识别方法。
法律法规识别方法
本页面只是用于展示环境因素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的方法,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完整的清单请联系我们的咨询服务!
更新日期:2024-07-28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输入
1环境因素具体化
1影响的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声环境等
2排放的污染物状态,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
3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如二氧化硫、颗粒物、一氧化碳、总磷、危险废物等
4环境因素所处的行业,如医药、电厂、电子、化工等
5环境因素所处的行政区域,如北京、山东日照、广东东莞、辽宁大连等
6排放污染物末端处理装置,如脱硫、除尘、污水处理等
7排放污染物产生的装置与技术,如锅炉、喷漆工艺、电镀工艺等
8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原料,如燃煤、天然气、含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等
9污染物排放去向,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市污水管网、河流或湖泊等
2环境管理制度
1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自行监测
2审批和许可:排污许可、监管审批
3污染预防:严重污染工艺、技术和设备淘汰制
4环境目标:排放达标
5应急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6分类管理:重点排污单位监控、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功能区划分
7文件化信息:环保台账与记录
8信息交流:环境信息信息公开与披露和报告、备案与联网
9最佳管理实践:责任制、培训等
3环境法律监管体系
1国际公约、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范性文件
2国家、地方、行业和团体标准
输出
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2由环境因素影响的媒介和污染物状态确定的:
1《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
2《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3《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5《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6《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
3由环境因素潜在影响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的:
1《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2016)
7《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2020)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5)
4由环境因素中污染物排放许可确定的:
1《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0)
2《排污许可管理办法》(2024)
3《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5由环境因素中污染物排放监测确定的:
1《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
2《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
3《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1)
6由环境因素的突发环境事件确定的:
7由环境因素的信息披露和公开确定的:
8由环境因素的环境台账确定的:
9由环境因素的排放达标和总量控制达标的:
10由环境因素的监管审批确定的:
11由环境因素的地域性确定的:
12由环境因素的分类管理和功能区划分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