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含有有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有关键字的句子。
大学中含有有关键字的句子
有[yǒu]
释义:
第一部分
拥有;保有。与“无”相对。
取得;占有。
具有;怀有。
表示存在。
引申为活着。
用作应答之词。多用于卑者对尊者、下级对上级。
等候,等待。为尊者对卑者进见时的用语。
谓呈现、产生或发生某种情状。
多;丰收;富足。
指男女相爱或有私情。
连用,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为。作为。
为。治理。
副词。只有;只好;只能。
连词。如果,即使。表示假设。
助词。无义。作名词词头。
助词。无义。作动词词头。
助词。无义。作形容词词头。
我国古代哲学用语。指最普遍的存在。与“无”相对。
佛教语。十二因缘之一。又称“有支”。指决定来世所得“果报”的思想行为的总和。
佛教语。相对于“空”、“无”而言。因各个宗派思想体系不同,解释各异,又有“假有”、“实有”、“妙有”等之分。
用于元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主要表示现在时,或起谓语系词的作用,相当于汉语“是”。
用同“或”。代词。有人;有的。
用同“或”。或许。
指居住。
通“友”。亲爱;相亲。
用,使用。
姓。
列表:
-
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第一章1.2 -
2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第一章1.3 -
3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第二章2.4 -
4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大学》第四章4.1 -
5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大学》第四章4.2 -
6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第九章9.1 -
7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第十章10.3 -
8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大学》第十一章11.4 -
9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学》第十一章11.9 -
10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第十一章11.10 -
11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第十二章12.1 -
12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大学》第十二章12.7 -
13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大学》第十三章13.4 -
14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大学》第十四章14.1 -
15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学》第十四章14.5 -
16
生财有大道。
《大学》第十五章15.1 -
17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大学》第十五章15.4 -
18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大学》第十六章16.1 -
19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大学》第十六章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