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鲜
汉字鲜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鲜
-
Unicode码:\u9c9c
-
GBK码:CFCA
-
实体:鲜
-
繁体中文:鮮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相然切,平仙,心。
亦作“尟”。
泛指鱼类。
治大国若烹小鲜。
鲜,鱼也。
衣则羽褐,食惟蔬鲜。
其犹众鲜洋洋,乐化在水。
一尾银丝色可怜,三津人到送冰鲜。
泛指鳞介水产。
黄花尺半压纱厨,才是河鲜入市初。
如:鱼鲜。
活鱼。
修箭褭金饵,群鲜沸池羹。
﹝魏本引孙汝听曰:﹞鲜,小鱼也。群鱼在池,若沸羹然。
羡渊不如结网,获鲜可以忘筌。
以新鲜鱼作的鱼脍。
觞以清醥,鲜以紫鳞。
鲜,鱼鲙也。
行缇盎与柘浆兮,传腒鲜之既多。
新宰杀的鸟兽肉。
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
新杀为鲜。
割鲜野食,举烽命釂。
割鲜大嚼饱何求,荐食中原天震怒。
参见“鲜食”。
引申为杀。
是离逢非珍,维鲜之功。
鲜,杀也。
刚收获的新鲜食物。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然地各有宜,恐八鲜亦因地而殊,未可概论也。
所谓春八鲜,就是当令的八样蔬菜,它们是芦蒿、茭儿菜、豌豆叶、蒜苗、春笋、蘑菇、莴苣、蚕豆。
新,新鲜。
腊必用鲜,鱼用鲋,必殽全。
腊用鲜者,义取夫妇日新之义。
昭信复谮望卿曰:‘与我无礼,衣服常鲜于我,尽取善缯丐诸宫人。’
鲜谓新华也。
论对樱桃上市鲜,一丛更要百文钱。
一到夏天,柠檬水、果子露、西瓜汤、橘子水、香蕉、鲜荔枝,你要什么,就有什么。
鲜明,明丽。
﹝震﹞其究为健,为蕃鲜。
鲜,明也,取其春时草木蕃育而鲜明。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秦淮河上长干寺,松柏萧萧云日鲜。
西湖的风光,哪有这儿天高、云淡、景色鲜!
洁净。
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
鲜,絜也。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善,美好。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鲜,善也。
不鲜,不漂亮。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嘉、鲜,皆善也。
生活,永远这样鲜。
味美。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着齿鲜。
在南京土著的口中,都叫做‘咸水鸭子’,它有三绝:一皮白而细,二肉肥而嫩,三油多而鲜,既宜下酒,更可佐餐。
夭折,短命。
葬鲜者自西门。
不以寿终为鲜。
通“斯”。指示代词。此。 《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古鲜声近斯,遂相通假。‘鲜民’,读为‘斯民’,如《论语》‘斯民也’之例。
鲜,此也。
通“斯”。副词。于是;就。 《国语‧晋语一》:“夫人知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
斯犹则也,字或作鲜。
姜姓解亡
《太史公自序》:‘田阚争宠,姜姓解亡。’徐广曰:‘解,一作迁。’念孙案:‘姜姓解亡’,殊为不词。解,当为鲜字之误也。鲜之言斯也,谓田恒与阚止争宠,弑简公,专齐政,而姜姓斯亡也。
见“鲜方”。
第三部分
发音
息浅切,上狝,心。
少;尽。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惟天墬之无穷兮,鲜生民之脢在。
鲜,少也。
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居常则德业无称,以仕则功能鲜效。
咱们弟兄,处于今日局势,若非对外,鲜有不哗变者。
通“巘”。与大山不相连的小山。 《诗‧大雅‧皇矣》:“度其鲜原,居岐之阳。”
‘度其鲜原’,即《公刘》诗‘陟则在巘,复降在原’,特彼分言之,此合言之耳。
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
近岐周之地也,小山曰鲜。
鳝鱼。
第四部分
发音
私箭切,去线,心。
姓。
《通志‧氏族三》:“鲜氏,音仙。
鲜于氏之后,亦为鲜氏。
蜀李寿司空鲜思明,望出南安。
宋朝登科有鲜洪范,开封人;熙宁有鲜符,戎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