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靖
汉字靖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靖
-
Unicode码:\u9756
-
GBK码:BEB8
-
实体:靖
-
繁体中文:靖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jìng
注音ㄐ〡ㄥˋ
切音
疾郢切,上静,从。
2
安定。
同出九人,唯重耳在,离外之患,而晋国不靖,二也。
靖,治也。
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取道河北,征途不靖。
地方不靖,军食不充。
3
使安定,平定。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臣躬禀睿旨,即取最不逞者,斩数十人,枭首通衢,以靖群众。
中山先生于鱼日乘兵舰归粤,整军经武,以靖国难。
4
引申为平息,止息。
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
靖,安也。言内直谋相亲爱,乃考问百姓,知其虚实,然后出军用师,则怨恶自安息。
烽烟未靖,家信难通,不觉又是仲春时候。
5
谋虑,谋议。
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靖,谋也。是汝自为,非谋所致。
潜服膺以永靖兮,绵日月而不衰。
李善注:“《方言》曰:‘靖,思也。’靖与靓同。
靖怀众弊,宜事改张。
《字林》曰:
6
使和睦;协调。
于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
靖,和也。言二君能光明其德,厚其心,以固和天下也。
7
8
细小貌。参见“靖人”。
9
治理。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靖,治。
若不靖于本而务救于末,则救之所为乃祸之所起也。
10
树立,确立。参见“靖志”。
11
12
13
通“静”。道家修炼之处。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勿令小儿辈逼坛靖,靖中有真经。”
靖即静。坛与静,皆道家奉经修事之处。
14
通“旌”。表彰。 《左传‧昭公元年》:“不靖其能,其谁从之?鲁叔孙豹可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
靖当读为旌。旌,表也。
15
通“旌”。犹标识。亦谓树立标记。 《吕氏春秋‧慎大》:“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
靖读为旌。旌箕子之宫与下句‘表商容之闾’一律。
真君入海昏,经行之处,皆留坛靖,凡有六处。
靖,通旌,记认、标识的意思。
16
姓。
金有靖安民。见《金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