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雠
汉字雠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雠
-
Unicode码:\u96e0
-
GBK码:F6C5
-
实体:雠
-
繁体中文:讎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chóu
注音ㄔㄡˊ
切音
市流切,平尤,禅。
2
应答;报答。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雠,答也。
族师亲友,无德不雠。
3
报复。
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雠一言之憾,固贼盭之士哉!
4
应酬。参见“雠柞”。
5
应验。
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
相应为雠,谓其言语不相应,无验也。
6
相符合。
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
亚请斥运丑土,诏监察御史杨宁覆验,事皆不雠。
其言皆以万分御之,而其说实不雠。
7
校勘;校对。
奇冗散数年,高允与奇雠温古籍。
揆家有闽本,尝苦篇中字讹难读,顾无善本可雠。
一人刊误为校,二人对校为雠。后人嫌雠字,易其名为校对,对即雠也。
8
相等;相匹敌。
侍中史高与金安上建发其事,言无入霍氏禁闼,卒不得遂其谋,皆雠有功。
晋灼曰:‘雠,等也。’言其功相等类也。
雠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
雠,比。
祎功多,执政害之,赏不雠,为当时所恨。
9
仇敌。
诞以尔众士,殄歼乃雠。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自古至今,与民为雠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10
谓视为仇敌。
项梁起雠秦,子弟奋投袂。
太祖既誓师雠明,戡抚顺,夷清河,遂以天命四年春,留兵六千守札喀关备明。
11
仇恨;怨恨。
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12
施行,用。
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之若性。
雠,用也。
13
出售。
贾宜则雠。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
然私贩者猥众,商人或有余盐不雠。
14
偿付。
子许买物,随价雠直。
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
云臣私报诸羌,雠以钱货。
雠,是周翻,偿也。
其居货也,雠过其值,犹不以为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