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隐
汉字隐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隐
-
Unicode码:\u9690
-
GBK码:D2FE
-
实体:隐
-
繁体中文:隱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于谨切,上隐,影。
yĭn
隐蔽;隐藏。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他看见她们逼近了,便转身向里走去,把身子隐在梅树最多的地方。
掩蔽;掩护。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
意谓掩蔽仁义,包庇奸贼。
群盗攻之,以戈击王头,大夫尹固隐王以背受之。
隐讳;隐瞒。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夫不可言而言者曰狂,可言而不言者曰隐。
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则指为劳绩。
精深;微妙。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
李奇曰:‘隐,犹微也。言其义彰而文微,若隐公见弑,而经不书,讳之。’韦昭曰:‘推见事至于隐讳,谓若晋文召天子,经言“狩河阳
之属。’”
灯或火熄灭。
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
田便燃烛,展衾,让女先上床,己亦脱衣隐烛。
隐没。
太阳光又隐了下去,郭纯就去把淡绿的窗档子拉开一下。
隐居。
龙德而隐者也。
圣人有龙德隐居者也。
﹝樊哙﹞以屠狗为事,与高祖具隐。
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谿,着《王氏六经》。
尔好德,不事科举,好隐,则为梁鸿、韩康可也。
指隐居的人。
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隐有让王辞相避世山林。
卢文弨曰:‘《庄子》有《让王篇》。辞相,如颜阖、庄周之辈皆是。’
时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寻阳三隐。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
幽静。参见“隐深”。
穷。
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
隐,谓穷约。
忧伤;疾苦。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隐,忧也。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勤恤人隐,悉心政事。
以灾异故,诏天下恤民隐,省刑罚。
哀怜;同情。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隐,痛也。
哀痛,可怜。
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
隐,恻也。
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
审核;审度。
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隐,谓隐审也。
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
隐,度也。
用同“稳”。安稳,稳定。 《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隐,安也。
幕下郎官安隐无?从来不奉一行书。
隐,乌衮切,一作稳。
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
胡三省注:“隐,读曰稳。
唐帖多有写‘稳’字为‘隐’字者。”
威重貌。
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隐,威重之貌。
卿坐镇全魏,隐若长城。
宏大。参见“隐虹”。
隐秘之事;私处。
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
村人窃共疑之;集村媪隔裳而探其隐,群疑乃释。
隐语,谜语。
齐威王之时喜隐。
喜隐谓好隐语。
讔者,隐也。
讔,廋辞也,字本作隐。
文字游戏不外三种……第二种是用文字捉迷藏,通常叫做‘迷’或‘隐’。
指用隐语暗示。
大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臣不能为乐,臣善隐。
短墙。
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逾隐而待之,督戎逾入,豹自后击而杀之。
隐,短墙也。
短墙曰隐。
琴上之饰。
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
桓子《新论》曰:‘琴隐长四十五分。’《字书》曰:‘约亦的字也,都狄切。的,琴徽也。’
隐,琴上饰。
姓。
三国吴有隐蕃。见《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第三部分
发音
于靳切,去焮,影。
依据;凭依。
亦有据膝,毋有隐肘。
隐谓凭也。
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揜坎,其高可隐也。
隐,据也。封可手据,谓高四尺。
筑,击。
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隐,筑也。以铁椎筑之。
形不抗手,骨不隐拳。
隐,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