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阿
汉字阿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阿
-
Unicode码:\u963f
-
GBK码:B0A2
-
实体:阿
-
繁体中文:阿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乌何切,平歌,影。
大的丘陵。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
汩乎混流,顺阿而下。
舣彼清浔,陟彼中阿。
泛指山。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山坡。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阿,山坡。
天子猎于钘山之西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谓山下。
﹝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下涿鹿之阿。
张守节正义:“广平曰阿。
涿鹿,山名……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于山下平地。”
水边。
郑人不讨,必受其辜。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
阿,水崖也。
近旁。
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
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为房也……房字或作旁,说云始皇作此殿,未有名,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阿,近也。
扑扑烟岚绕四阿,物华终恨未能多。
作铭幽室埋其阿,此石可泐名不磨。
(山、水或其他的)弯曲处,曲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阿,曲隅,日所行也。
沛施祐,汾之阿。
阿,水之曲隅。
五年二月有大风,兰台主者惩惧前事,求索阿栋之间,得瓦小邪十五处,遂禁止太常,复兴刑狱。
阿,屋之隈曲。
有高其坟,群山之阿。
曲从;迎合。
明君之道,能据法而不阿。
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
阿,曲也,曲从其意。
其人秉正不阿,故有忠义之目。
徇私,偏袒。
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
胜坐毁谤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不举劾,皆下狱,久系。
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
上虞、建安之袁能以洁易污,沧州兄弟再死节,武进不阿所欲于故旧。
倚靠。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阿,倚。
古人所读阿倚同音,故阿亦倚也。
礼为孺子室于宫,择诸母及阿者,必求其宽仁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次为慈母,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以养全之。
阿,倚也,言可倚托也。
屋栋,正梁。
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
阿,栋也。入堂深,示亲亲。今文阿为庪。
屋角处翘起来的檐。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闚阿门。
阿,屋曲檐也。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延华阁五间,方七十九尺二寸,重阿,十字脊,白琉璃瓦覆,青琉璃瓦饰其檐。
象声词。应诺声。
诸司官御前承旨,皆曰阿,其声引长。
假如亭林之言,必使鲁之臣,皆如季孙行父、叔孙得臣,俛首唯阿,往来奔走,以成襄仲之事,而后谓之识时务。
阿,音倭,应辞……应之速曰唯,缓曰阿。
通“诃”。斥责。 《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刘师培斠补:“阿当作诃。
其于人也,寡怨宽裕而无阿。
《说文》:‘诃,大言而怒也。’《广雅‧释诂》:
言道太子多上伏,要娶三娘子一人,要去寨中为寨主,大王不可阿来人。
用同“屙”。方言。排泄(大小便)。 《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古山和尚自言:‘吃古山饭,阿古山矢,只是看得一头白水牯。’”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四出:“好高山,好明月,我且阿一堆尿。”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
阿即东阿也。
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
王利器校注:“‘阿’原作‘陶’……今据洪颐煖说校改。
洪云:‘陶即定陶,不闻出缣。陶当是阿字之讹。’”
第二部分
发音
名词前缀。用在人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古人多言阿字,如……汉武阿娇金屋。
晋尤甚,阿戎、阿连等语极多。
《隶释‧汉殽阬碑阴》云: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
喂,阿虎弟!辛苦你照管一会儿。我到茶馆去找阿金的爷去!
名词前缀。用在排行次第的前面,有亲昵或轻视的意味。
阿五常日不尔,今可谓仰借天威。
清赵翼《陔余丛考‧阿》:“亦有不连其名,而直以次第呼之者。
喂,喂,和尚阿八!生意好吗?
《魏略》:
名词前缀。用在称谓之前。
古《为焦仲卿妻诗》‘上堂启阿母’,《木兰诗》‘阿爷无大儿’,虽父母亦絜以阿字,盖阿者发语辞,语未出口,自然有此一音。古人以谁为阿谁,亦犹此也。
古代妇人名字,有用在夫姓和父姓之中夹一“阿”字组成。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外郎云]这个是在城李阿陈,因奸气杀丈夫,勒死亲儿。”
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
古代东方民族语。代词。我。
﹝辰韩﹞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
第三部分
发音
叹词。表示惊讶。
阿,从生来谁曾受他这般烦恼!
安太太听了,只吓得扔下牌,阿了一声。
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第四部分
发音
方言。副词。犹言可、是否。用在问句中,加强语气。
来哉,啥要紧,阿晓得(唱)庵内尼姑要念经?
你阿看见赵大跌勒井里仔钱二去下石?你阿看见孙三暗头里跌仔闷冲李四去点灯?
第五部分
发音
a
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义。
答曰:‘是不见耳!阿见子敬,尚使人不得已。’
归去任酩酊,讵期夸阿强?
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嘱咐、乞请等语气。
那孩儿灵便口喽啰,且是会打悲阿。
翠环回过头来眼泪汪汪的道:‘儜别忘了阿!’
语气词。后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为什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银,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
儿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