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阳
汉字阳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阳
-
Unicode码:\u9633
-
GBK码:D1F4
-
实体:阳
-
繁体中文:陽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与章切,平阳,以。
“昜”的今字。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泓,水名。水北曰阳。
髣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
太行,山名,在怀州。阳,南也。
先六世祖宋驸马都尉、会稽郡王暨贤穆大长公主合葬之墓,在天台县西北三十里,护国寺东五百步,凤皇山之阳。
日光照得见的一面,向阳部分。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
记识其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之处。
物体的正面,前面。
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幅三袧
凡裳前三幅后四幅者,前为阳,后为阴,故前三后四,各象阴阳也。
长安有故藏经龛,唐明皇帝所建,其门四达,八板皆吴道子画,阳为菩萨,阴为天王。
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
外面。
外为阳,内为阴。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外露;显露。
阳者进谋,几者应感。
阳者谓显明其事者,欲进而为谋。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阳,显也。
假装。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春正月,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
借指表面上。
华人于金厂附近开设店铺,阳售杂货,阴购金砂。
太阳;阳光。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阳,日也。
阳杲杲其未光兮,淩天地以径度。
日耀旭曙,旦欲明也。
《诗》云:杲杲日出。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暖暖的秋阳,又照我们高谈阔论尝新酒。
中午。
《礼记‧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
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谓日中时也。
案《洪范‧庶征》云:‘曰雨曰旸。’旸谓亢阳干燥,日中之时,亦明日中干燥,异于昏明。
指晴天。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太微宫,阳时则见,阴时则藏。
指天。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意欲驾龙而升云也。
正。与“负”相对。 《管子‧枢言》:“先王用一阴二阳者霸。”
此阴阳犹今言正负。
今指带阳电的。如:阳极,阳电。
亢阳之气。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人失阳气则死。
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地底阳生人不觉,烧痕未冷已青青。
刚猛。
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坤为阴卦,为柔;干为阳卦,为刚。
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
阳,刚猛也。
大;强大。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
阴,小;阳,大。
响亮。
有一天,听见村里有面小铜锣,阴一声,阳一声,当当地敲过来了。
鲜明;明亮。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阳,明也。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阴,晦也。阳,明也。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
‘色阳’是颜色鲜明、漂亮的意思。
温和;温暖。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阳,温也。
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愆,过也。谓冬温。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阳,温暖。
指春夏季节。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时阳初暖,临川送离。
复苏;生长。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阳,生也。
积美阳芬香,以通之天。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开放。
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合谓之阴,开谓之阳。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干旱。
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
厥罚常阳。阳,旱也。
天时旱暵,圣虑焦劳……自春徂夏,稍致愆阳,以日系时,不忘善祷。
男性,男性的。
阳倡阴和,男行女随,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
男长女幼者,阳舒阴促。
指雄性的。
阴鸟之飞也,头缩而足伸;阳鸟之飞也,头伸而足缩。
男性生殖器。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
堂邑县一乡农,甫生时,阳长三寸,及稍长,阳长一尺,今三十余岁,无人与婚。
精气;精液。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时叔梁纥过六十四娶颜氏少女,故曰野合。
方与妾交媾情浓,忽内传他旨呼李,李心虚,以为携妾事泄也,遂脱阳死妾腹上。
指膀胱。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阳,谓膀胱也。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 《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矛盾对立,互相转化,是谓规律。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通“扬”。发声清亮;发扬。 《周礼‧考工记‧梓人》:“其声清阳而远闻。”
孙诒让正义:“案阳与扬通。
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故愁其治言,阴愁而藏之也。
《释名‧释天》云:
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其位不尊,其谋不阳,我不畏敬,材在四方。
卑当畏敬圣者,尊其位,阳其谋也。
春秋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境。
十有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杜预注:“阳即唐,燕别邑。
中山有唐县,不言于燕,未得国都。”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阳,国名。
阳,沂水南有阳都城,故阳国。
姓。
春秋鲁国有阳虎。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