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阙
汉字阙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阙
-
Unicode码:\u9619
-
GBK码:E3DA
-
实体:阙
-
繁体中文:闕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去月切,入月,溪。
“屈”的被通假字。
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天子诸侯宫城皆四周,辟其南为门,城至此而阙,故谓之阙。
借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后也借指京城。
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
身绝郢阙,迹遍湘干。
金寇犯阙,銮舆南幸。
则联合诸镇,举兵向阙。
古代神庙、坟墓前两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
就衡山起堂立坛,双阙夹门,荐牲纳礼。
冈原旋葬松新长,年代无人阙半平。
阙者,墓道外左右所立石阙,古人即题氏讳官爵于上,以表识之。
古代仕宦之家门前所树用以旌表的建筑物。
三代旌表,门标六阙,州党美之。
本道使卢怀慎上其事,诏表阙于闾。
士大夫阀阅之门亦谓之阙……阀阅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号为乌头染,即谓之阙。
泛指门户。
咸池者,水鱼之囿也。天阿者,群神之阙也。
阙犹门也。
由是倾巢举落,望德如归,椎髻髽首,日拜门阙。
两山夹峙的地方。
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
两山具起,象双阙。
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
阙后现出一片海水,浩淼无际,与天相接。
两眉之间的部位。
阙者,眉间也。
古剑名。
桓公之葱,大公之阙,文王之禄……此皆古之良剑也。
第三部分
发音
去月切,入月,溪。
缺误;疏失。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
此必当时秉笔者曲饰主阙,而姚思廉、李延寿猥承其误耳。
空隙;缺口。
过齐氏,使华寅肉袒执盖,以当其阙。
阙,空也。以盖当侍从空阙之处。
归师勿遏,围城为之阙。
安知罟师意,设网遮其阙。
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
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
空缺着;没有。
斯事虽小,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
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张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
今钞本卷七外制全阙。
缺乏;稀少。
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残缺;不完善。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
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对酒高歌玉壶阙,慎莫负,狂风月。
夫德意志为学术渊薮,保罗生亦爱智之士,而犹有斯言,则中国抱残守阙之辈,耳新声而疾走,固无足异矣。
欠;应给的未给。
敝邑褊小,阙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
阙,不共也。
齐桓征楚,诘苞茅之阙。
逃死阙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
衰微。
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
此言晋不忧周室之衰弱而惟护助夏代剩余之国。
昔仲尼没而微言阙,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缺憾。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去自去耳,吾何阙而追?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
官位空缺;官员的缺额。
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峘(令狐峘)得晏(刘晏)之举,分阙必择其善者与晏,而以恶者与炎。
适有美阙,二人争竞得之。
普待阙,寓京师,赀囊罄竭。
缺席;应到而不到。
熙载性嬾,朝直多阙,为冯延巳所劾,罢其职。
姓。
汉代有阙栩。见《后汉书‧献帝纪》。
第四部分
发音
其月切,入月,群。
除去;失去。
凡赍财与其出入,皆在槁人,以待会而攷之,亡者阙之。
阙犹除也。
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光武中兴,悉阙昭仪家人之号,唯有贵人金印紫绶。
侵损;削减。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
阙更减赋,尽休力役。
阙,亦谓减削之。
通“掘”。 《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闲。
阙,穿也。
凶丑骇而疑惧,乃阙地而攻。
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
通“厥”。 《墨子‧非命中》:“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阙其先神而不祀也。”
此当云‘弃阙先神示而不祀也。’示、祇同……不知阙即厥字,不当更云‘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