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重

汉字重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91cd
  • GBK码:
    D6D8
  • 实体:
    &#x91cd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òng
注音ㄓㄨㄥˋ
切音

柱用切,去用,澄。

《广韵》
切音

直陇切,上肿,澄。

《广韵》
2

重量;分量。

五斤已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茷。

千钧之,人不轻举。

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亦如之。

这种鸡,生来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养大了也不会逾一斤。

3

分量重。与“轻”相对。 《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权,然后知轻

寒谷梨应,秋林栗更肥。

话少,意思是很的。

 

4

繁重;沉重。

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他觉得头很,脸也在发烧。

5

重要;紧要。

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曰:‘礼。’

方城池,南顾莫

礼部具榜晓谕京城内外大小官民之家,素有家法女子,年十五至十八者,令其父母送来亲阅。时去睿皇升遐才五旬,而遽下此诏,盖宗祧之计也。

6

庄重;稳重。

君子不则不威。

徙举进退,欲安以,欲疾以速。

魁然厚,长者之风。

 

7

慎重;谨慎。

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

古人所以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为政慎刑杀。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故圣王行之也。

8

引申为不轻易,难。

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去乡里,乡师之事也。

方今田时,烦百姓。

犹难也。

 

9

看重;重视。

臣下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太后闻之,赐金百斤,由此郅都

则古人贱尺璧而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直到近来,把这事越了。

10

引申为珍惜;吝惜。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之;士亦以此不附。

贤者诚其死。

11

崇尚;推崇。

臣仪行,不辞。

,犹尚也。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生男生女。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日,甚重宫观。

宣和中,晁以道成州,有请,吏部报云:‘照会本官,历任已曾住宫观,不合再有陈乞。’遂致仕而归。” 

12

昂贵;价高。

彼物轻则见泄,则见射。

尺烬寻桂,红粒贵瑶琼。

《战国策》……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然至于今,物日,钱日轻,盗铸云起,而上所操以衡万物之权,至于不得用。

13

尊;尊贵。

我未尝闻天之祷祈福于天子也,吾以此知天之且贵于天子也。

中豪桀吏闻令有客,皆往贺。

道为诗书,名因赋颂雄。

 

14

指尊敬、敬重。

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

 

15

担当;负责。

既获姻亲,又欲耻之,以召寇雠,备之若何,谁其此?

犹任也……与任义本相因,故亦得相通。‘谁其此’即‘谁其任此’,言谁任其咎也。

 

16

指重任。

其自任以天下之如此,故就而说之以伐救民。

始公自任以当世之也,虽人望公则亦然。

任边防之者,不可不随时占候也。

 

17

指权力;权势。

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而能长久者。

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

当是时,宫亡储主,董贤

 

18

威重;威望。

吾徒得君之,卧而治之。

凡五星所聚宿,其国王天下:从岁以义,从荧惑以礼,从填以,从太白以兵,从辰以法。

谓以威得。

 

19

增,加重。

今天或者大警也,而又杀林父胜,其无乃久不竞乎?

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吾不德也。

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凄凉。

 

20

浓厚;浓重。

味无以烈味酒。

,酒厚也。

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夕寒山翠,秋净雁行高。

南鶗鴃梦,山色朝来

 

21

指酣沉。

昨夜酒多春睡,莫惊他。

 

22

重浊。

语音伧,膂力过人。

雨湿鼓声,风匀湖面平。

洞子里黑的不透半点缝,气也变了,喘的怪不顺溜。

 

23

犹大。

王右军素轻蓝田

 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杜善人的秃头冒出汗珠子,人多势,他害怕了。

24

严肃;严明。

丧师者获全,则行阵解体,请行显戮,以军威。

风纪则贪墨惧。

25

辎重。指军中载物之车。

至于

,辎也。

,载物之车也。

孟氏之臣秦堇父如役。

步挽车以从师。

者,车名也。载物必,谓之

从后与军相及,颇寇盗后

,谓辎也。

26

指死刑。

旧事断狱报,常尽三冬之月,是时帝始改用冬初十月而已。

,死刑也。

参见“重罪”

27

谓宗法社会嫡长子之大宗继承权。

者,必以尊服服之。

四面四门之将,必选择之有功劳之臣,及死事之后者。

今父有以予子,子不敢擅与他人,人心皆然。

主器之,归于长子。

28

副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极”、“甚”。 银雀山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重柔之兵,则躁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

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图之。

,深。

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为天下观笑。

复兹夕阴起,野思萧条。

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上,曰:‘负大德,请以相报。’

 

29

指音强。参见“重音”“重读”。 

30

“湩”。乳汁。参见“重酪”。 

31

“肿”。 《诗‧小雅‧无将大车》:“无思百忧,祇自重兮。”

马瑞辰通释:“重之言肿也。

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于是乎有沈溺膇之疾。

《说文》:‘瘤,肿也。’又曰:‘痤,小肿也。’成公六年《左传》:‘于是有沈溺重膇之疾。’注:

,即今‘肿’字。

 

32

“动”。 《左传‧僖公十五年》:“且人戚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

女(安)以(动)之,徐生。

投之哉兆。

’乃‘动’之假字,金文每以‘童’字为‘动’,又‘投’乃‘疫’之坏字。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chóng
注音ㄔㄨㄥˊ
切音

直容切,平钟,澄。

《广韵》
2

“緟”的今字。 

3

重叠;重复。

习坎,险也。

两坎相,谓之险。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之,爻在其中矣。

梁元帝十二岁﹞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之,不知厌倦。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昨儿还为这个起了誓呢,今儿你到底儿又我一句;我就‘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4

多;过分。

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

,犹多也。

黄帝言曰:‘声禁,色禁。’

此禁声色太过耳。

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矣。

,犹多也。

 

5

两个。

朱英绿縢,二矛弓。

二矛弓,备折坏也。

弓,每个战士带两张弓。

黍稷不二,羹胾不

6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又”、“重新”。 《左传‧昭公十年》:“叔向辞之曰:‘……孤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丧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复睹东都辉,重见朝则。”

况大行皇帝酌于故实,下遗诏。

永巷虽放弃,犹虑谤伤。

久有凌云志,井冈山

 

7

指重逢,,重新团圆。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

 

8

加上,表示更进一层。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之以脩能。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之以辞。

盖帝王之世,以诗颂为一件最紧切事,专设采诗之官,以搜求之,以其时,教养有方,人人能文。

 

9

古代钱筮法的术语。以三钱掷之,具背为重。

此即京氏《易》。 项氏安世曰:‘以《易》考之,世所传“火珠林

者,即其法也。以三钱掷之,两背一面为拆,两面一背为单,具面为交,具背为重。’”

10

量词。层;道。

天下棺椁七,诸侯五,大夫三,士再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军及诸侯兵围之数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屋,而得造彼第一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屋?’

天开锦幄三千丈,日透红妆一万

近来还有一种说法……所以不如用浅显的文言来作新思想的文章.,可以少招一反对。

11

量词。种;件。

越玉五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

然而知道这一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

 

12

量词。阶,级。

甲寅,诏:‘内外大小官覃迁一。’

 

13

倍。

生十杀一者物十,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者王,顿空者亡。

生多到,生少到空。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14

古代丧礼指在木主未及雕制之前代以受祭的木。

,木刊凿之。甸人置于中庭。

木也,县物焉曰。刊,斮治,凿之为县簪孔也。士,木长三尺。

,主道也。

始死未作主,以主其神也。

,死者之资也。含余米以为粥,投之瓮而悬之。比葬未作主,权以主其神也。

丙寅,瘗钦宗招贤寺,立虞主。

15

怀孕。

身,也。

谓怀孕也。

刘向《列女传‧楚考李后》:“李园女弟,发迹春申

考烈无子,果得纳身。知重而入,遂得为嗣。”参见“重身”。 

16

连累;牵连。

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刘泽发于田生,权激吕氏,然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相,岂不危哉!

犹累也。

17

深(指距离)。参见“重渊”“重涧”。 

18

姓。

重异。见《后汉书‧耿弇传》。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tóng
注音ㄊㄨㄥˊ
切音

徒红切

《正字通》
2

“穜”。先种后熟的谷物。 《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后熟曰,先熟曰穋。

 陆德明释文:“重,直容反。注同,先种后熟曰重。又作种,音同。

《说文》云:禾边作重,是重穋之字;禾边作童,是种蓺之字。今人乱之已久。” 

3

“童”。儿童。 《礼记‧檀弓下》:“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

,皆当为童。童,未冠者之称,姓

 

4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