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那
汉字那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那
-
Unicode码:\u90a3
-
GBK码:C4C7
-
实体:那
-
繁体中文:那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诺何切,平歌,泥。
多。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那,多也;不多,多也。
安闲貌。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那,安貌。天下平安,王无四方之虞,故其居处那然安也。
鱼者,潜逃深眇之物,皆得其所安而乐生,是以能那其居也。
对于。
吴人之那不谷,亦又甚焉。
那,于也。
“奈何”的合音。 《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杜预注:“那,犹何也。”
杨伯峻注:“那,奈何之合音。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美使田贝警士气则那!索稿传钞天下墨争磨。
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云:
那字有奈何之意。
用同“挪”。移动位置、时间。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臣乞先那起天雄军马万人……往贝州驻泊。”
花阴转眼那,日光弹指过。
那表为里:左卷者,却右卷;右卷者,却左卷。
‘那’字解作‘移’,今日写作‘挪’。
移重那轻无不有,田主瞠眼不敢争。
姓。
明有那嵩。见明陈士元《姓觿》卷三、《明史》本传。
第二部分
发音
奴可切,上哿,泥。
同“哪”。
疑问代词。如何;怎么。
更始韩夫人曰:‘莽(王莽)不如此,帝那得为之。’
两个甲科与闻参将辩白前事,世间情面那有不让缙绅的,逐件赃罪得以开释。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疑问代词。哪里;何处。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姑夫许我成亲,谁敢将言相拒。我若放起刁来,且看莺莺那去?
走出店门,潘三道:‘二相公,你而今往那去?’
第三部分
发音
指示代词。与“这”相对。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尚书右丞陆余庆转洛州长史,其子嘲之曰:‘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词讼,十日判不竟。’送案褥下。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余庆得而读之,曰:
可惜那电话修好得太迟了一点。
连词。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其结果。如:这样做既然不行,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第四部分
发音
奴个切,去个,泥。
语助词。表疑问。
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
那,语余声也。
百媚莺莺正惊讶,道:‘这妮子荒忙则甚那?管是妈妈便来唦!’
语助词。表感叹。
陈舞复传语云:‘不孝那!天与汝酒饮,不肯饮,中有恶物邪?’
天那!一个汉明妃远把单于嫁。
语助词。表祈使。
那孩子手扶着船窗,口里说道:‘买菱那!买菱那!’
第六部分
发音
见“那咤”。
第七部分
发音
姓。
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
清光绪初,满部员之最负时望者为荣禄、端方、那桐,皆于部中最有权,当时所谓红人也。时有联云: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城五窑姐双红、二翠、万人迷。皆喻其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