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述
汉字述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述
-
Unicode码:\u8ff0
-
GBK码:CAF6
-
实体:述
-
繁体中文:述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食聿切,入术,船。
遵循;继承。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述,循也。
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
公子三人,长曰周余,好善学文,能谨谨致孝,述父之志,曲而不黩。
记述;叙述。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谓贼。
班述陆海珍藏,张叙神皋隩区。
非烟非云,容状讵能详述。
于是把在花多福家所闻的话,述了一遍。
陶太太却简单的述给嫣红听了。
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
述者,传于旧章也。
已正其音而犹遵元第何也?曰述也。
泛指著述之作。
‘五经’之兴,可谓作矣;太史公书、刘子政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
已而知戈德文(W.Godwin),读其著述,博爱之精神益张。
文体名。史篇后的论述。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
唐刘知几《史通‧论赞》:“马迁《自序传》后,历写诸篇,各叙其意。既而班固变为诗体,号之曰述。
何法盛《晋中兴书》名目与诸史异:本纪曰典,表曰注,列传曰录,论曰述。
文体名。论说文之一种,前散文,后拈韵。
三国魏邯郸淳有《魏受命述》,唐杜甫有《杂述》、《秋述》,宋范仲淹有《述〈国语〉》、《四言铭系述》等。
辱书,并示表、记、述、书、辞等五篇。
参阅杜甫《杂述》清仇兆鳌题注。
文体名。行状之别名。
述,譔也。纂譔其人之言行以俟考也。其文与行状同,不曰状而曰述,亦别名也。
通“术”。道术。 《管子‧君臣下》:“大臣乱曰称述。”
述、术古字通……称术谓称举道术也。称术乃君人者之事,大臣称术则乱矣。
六方三述,其极一也。
述与术同。
耽乐道述,咀嚼七经。
通“鹬”。冠饰,以翠鸟羽制作。 《后汉书‧舆服志下》:“通天冠……前有山,展筩为述。”
王先谦集解引黄山曰:“后文‘建华冠’引《记》曰:‘知天者冠述。’钱氏据《前书‧五行志》颜注,述即为鹬。
山案,《说文》‘鹬’下引《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与志引《记》曰合。‘天’下多‘文’字,‘述’即作‘鹬’。”
姓。
《广韵‧入术》:“述,姓。
《风俗通》云:‘鲁大夫仲述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