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辱
汉字辱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辱
-
Unicode码:\u8fb1
-
GBK码:C8E8
-
实体:辱
-
繁体中文:辱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注音ㄖㄨˇ
切音
而蜀切,入烛,日。
2
rŭ
3
耻辱。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
不如只守着农庄世业,倒也无荣无辱。
4
污浊;混浊。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今吾子辱,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
以白造缁曰辱。
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享膏粱。
辱,污也。
5
委屈。
以晋国之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6
劳驾;降临。
《左传‧昭公二年》:“晋少姜卒。公如晋,及河。
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晋侯使士文伯来辞曰:
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然余观刘君以粹德实学、长才修名,政恐区区一掾,不足以辱刘君。
7
玷辱;辜负。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自知必死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周凤翔﹞归寓,遗书诀父,有曰:‘男今日幸不亏辱此身,贻两大人羞。’
8
侮辱。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
9
受耻辱。
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君以再不得意于守令,恨曰:‘义不可更辱,又奚为于京师间!’
10
违逆。参见“辱举”。
11
过失。
公使辞于二子曰:‘……大夫无辱,其复职位。’
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
12
谦词。犹承蒙。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曩者辱赐书。
鹦鹉曰:‘辱公厚赐,岂敢忘德。’
13
通“溽”。湿润。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唐陆德明释文:“辱暑,如字。本或作溽,音同,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