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蹶
汉字蹶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蹶
-
Unicode码:\u8e76
-
GBK码:F5EA
-
实体:蹶
-
繁体中文:蹶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居月切,入月,见。
纪劣切,入薛,见。
颠仆;跌倒。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如人颠踬趋走,则气专在是而反动其心焉。
善凿者建周而不疲,善基者致高而不蹶。
﹝杨暄﹞闻乱,下马蹶,弩众射之,身贯百矢,乃踣。
次日,行至滇南胜境坊下,果马蹶堕地卒。
挫败;失败。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蹶,犹挫也。前军之将,已为敌所蹶败。
其要在于失人肆欲则必蹶,任人从众则功全。
迨俄皇率诸国之师以伐法,普以区区之地出兵至七八万,俄皇许以如蹶拿破仑,当尽还普故地。
疾行;跑。
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蹶,走也。
或蹶或啄,时行时止。
蹶,走也。
急遽;突然。参见“蹶然”。
竭尽;穷尽。
成相竭,辞不蹶。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蹶,倾竭也。
挖掘;拔出。
《左传‧襄公十九年》:“卫石共子卒,悼子不哀。
蹶,犹拔也。
李晟尝蹶大木塞安化隘处,虏过,悉焚之。
孔成子曰:
抛弃;舍弃。
是故鲁连飞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顾眄而捐相印。
蹶,弃也。
举起;翘起。
《吕氏春秋‧知化》:“夫差不听。
那官人生得: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
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
踩;踏。
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李道豫﹞其家犬卧于当路,豫蹶之。犬曰:‘汝即死,何以踏我?’豫未几而卒。
騕褭如龙马;长鸣碧草萋。莫将千里志,蹔悔蹶霜蹄。
踢,用脚推。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
初讨勃律也,通道葱领,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识者以为至诚所感云。
短。
莽为人侈口蹶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蹶,短也。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
中医病名。气逆上而晕眩倒地,失去知觉。
邪气积蓄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中医病名。脚上肌肉痿缩、神经麻痹而不能行走。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足则为痿为蹶。
人主之疾,十有二发,非有贤医,莫能治也。何谓十二发?曰:痿、蹶、逆、胀、满、支、膈、盲、烦、喘、痺、风。此之曰十二发。
第二部分
发音
居卫切,去祭,见。
动乱;扰乱。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蹶,动也。
蹶训动,犹扰乱也。
感动;感召。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蹶,动也。
生、性古通用。‘蹶厥生’,谓文王有以感动其性也。
事物改变原来的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蹶,动也。
宋陈安居者,襄阳县人也……永初元年病发,遂绝,但心下微暖,家人不敛。至七日夜,守视之者觉尸足间如有风来飘衣动衾,于是而稣,有声。家人初惧尸蹶,并走避之。既而稍能转动,末求饮浆,家人喜之。
第三部分
发音
见“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