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蹇
汉字蹇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蹇
-
Unicode码:\u8e47
-
GBK码:E5BF
-
实体:蹇
-
繁体中文: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九辇切,上狝,见。
居偃切,上阮,见。
“楗”的被通假字。
跛行;行动迟缓。
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
安国行丞相事,引堕车,蹇。
为天子导引,而堕车跛蹇也。
唐李绰《尚书故实》:“今延英殿,灵芝殿也,谓之小延英。
为了怕那些隔得远一点的茶座上没听清这些消息,他赶紧放下水烟袋蹇进去了。
劣马或跛驴。
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挈榼携童跨蹇,溪山佳处,好将春事留连。
子忧吾老乎?吾策蹇行数十里,腰脊不异少时。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艮下坎上。
象曰:山上有水,蹇。
山上有水,蹇难之象。
困苦;困厄;不顺利。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
性拙唯多蹇,家贫半为慵。
运蹇困顿,年亦不满五十。
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
凝滞;留滞。
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
蹇,停也。言精液凝停则为人也。
蹇,停留,留滞。
阻塞,不流利。
三言三止,言蹇为风。
言蹇不能言者,风病也。
骄纵;不顺服。
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及孝文初即位,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
蹇谓不顺也。
通“院”。坚硬。 《吕氏春秋‧别类》:“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
蹇,彊也。言水漆相得则彊而坚也。
陈奇猷校释:“马叙伦曰:漆喜湿,得润则易干而坚,故高以坚彊释蹇字,然字当作‘院’。
《说文》:‘院,坚也。’《庄子‧秋水篇》‘与道天蹇’,崔譔本‘蹇’作‘浣’,此寒、完声通之证。
奇猷案:……马以‘蹇’为‘院’之假字,信然。蹇、院古音皆隶元部,自可通假。又案:漆液之性,易在湿空气中凝固,故着漆之器必置潮湿之处或搁水盆之上。此文所言,即此物理现象也。”
通“謇”。语首助词。 《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蹇,词也。
蹇,楚人语助词。
蹇余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楚辞》:蹇将憺兮寿宫。
蹇,词也。盖发语声也。
姓。
春秋秦有蹇叔。见《史记‧秦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