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跷

汉字跷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8df7
  • GBK码:
    F5CE
  • 实体:
    &#x8df7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qiāo
注音ㄑ〡ㄠ
切音

去遥切,平宵,溪。

《广韵》
2

亦作“蹻”

3

举足;抬腿。

,揭足。

丁相谓善为诗……少时好蹴踘,长韵其二联云:‘鹰鹘腾双眼,龙蛇绕四肢。蹑来行数步,后立多时。’

那姐姐见球来忙把脚儿蹻。

吃完了晚餐,韦护把脚伸起,到邻座的一张凳上去。

4

迈步;跨步。

把信揣到兜里,开长腿就走了。

说着,紧几步,踏上车子。

5

踮起脚后跟。

后边的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头瞅。

他先不向桌边挤,起脚来,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哪个也不是菊英

6

跛。

一发奇怪,连脚也不,背也不驼了。

这是韬奋,他一一拐地努力走着。

7

指脚。

日止于一潮,或半月东流,半月西流者,亦犹两蹻之与两手,迟速大小,所见之不同也。

8

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一种木制道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

一只鼓不能敲两家戏,未免左支右绌,闹得连脚上假都弄松下来。

张碧秀满头珠翠,踩着,穿一身绣花的粉红缎子衫裤在台上扭来扭去。

9

指举足高飞。相传为道教所传飞行之术。

乘蹻追术士,远之蓬莱山

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

气蹻隐隐乘风行,仙源一别三千龄。

10

扣除。

一贯一文十贯,千不足,万不足。

参见“跷减”

11

用同“翘”。向上昂起。 《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制台﹞说完,胡子一根根跷了起来,坐着不言语。”

茶馆里摆着七、八张方桌,桌面上的漆皮早掉了,就跟白楂木的一样。桌子旁边,横七竖八地放了些瘸了腿、了背的条凳。

12

不踏实。参见“跷然”

13

指死。

较不似老仓公多女好,撞不着赛卢医他一病蹻。

14

用同“橇”。参见“跷车”

16

中医名词。指捷举手足。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按,谓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

17

中医名词。指跷脉。中医奇经八脉名。包括阳跷,阴跷。参见“跷脉”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