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距
汉字距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距
-
Unicode码:\u8ddd
-
GBK码:BEE0
-
实体:距
-
繁体中文:距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其吕切,上语,群。
雄鸡、雉等的腿的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
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
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
其父畜养者,冠距不举,毛羽不彰,兀然若无饮啄意。
用作比喻。
东西夹漓,怒冠鼓距,两山当合名斗鸡。
钩钜;倒钩。
城上之备:渠谵、借车、行栈、行楼、到、颉皋、连梃、长斧、长椎、长兹、距。
疑即《备穴篇》之铁钩钜。
公治兵外讨,卷甲长骛,接距交绥。
度其可焚,火箭是宜,或则凿垣,三木并施,一钩一距,一则燎之。
钓钩上的倒刺。
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虽有钩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网罟争得也。
左援修竹,右纵飞轮,金钩厉距,甘饵垂芬。
切除树苗的横枝,留下靠茎的一小段。
剥必留距;若不留距,侵皮痕大,逢寒即死。
切断树枝时,留下靠茎一小段,像雄鸡的‘距’(关中称为“扬爪
,河北称为“后爪跟”)一样。”
泛指脚。
﹝秋蝉﹞长吟悲鸣,自以为安,不知螳蜋超枝缘条,曳腰耸距,而稷其形。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
比喻雄劲挺拔的书法。
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久期老距擅文场,命压人头可得忙。
跳越。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超距犹跳跃也。
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拔距,即下超逾羽林亭楼是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二》:“《史记‧王翦传》‘方投石超距’。
徐广曰:超一作拔。
应劭以拔距为超逾,是也。距亦超也,超亦拔也。”参见“距跃”。
踞伏;踞坐。
寻源不能且望返,石猊巍距惊神镌。
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岗犹虎距。
至。抵达,通到。
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
距,至也。
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
济州龙泉寺者,唐大历四年建于郓州钜野县。县即春秋时西狩获麟之地,汉初时彭越聚盗之所也。东距任宿,西接曹卫,北走汶水,南极芒砀。
凡南自交趾,北距汉水,西至三峡,东达九江,具为所有。
离开;相距。
距今九日,土其具动。
距,去也。
其年十月戊申,葬河南洛阳县,距其祖渑池令府君侨墓十里。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
停船地方距岸尚有十几丈远。
柱桩。因其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间隔,故称。
周设石距十八,如碑之状,去坛二步,其下石跗入地数尺。
通“拒”。抗拒;违抗。 《书‧禹贡》:“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王者常自以敬我德为先,则天下无距违我行者。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国有密须氏侵阮,遂往侵共。
阮也徂也共也,三国犯周而文王伐之,密须之人乃敢距其义兵,违正道,是不直也。
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
昔者晋人不恭,敢距大邦,负固阻兵,趑趄不庭。
通“拒”。拒绝;排斥。 《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
以陛下发神圣之听,启独见之明,距谗慝之谤,绝邪巧之言,救可济之民,援没溺之命。
夫忠臣之谏,岂为身哉?帝王距之,亦非顾身也。
其在人也,达而为抑洪水驱猛兽之大禹周公,穷而为作《春秋》距杨墨之孔子、孟子。
磁电的吸距,就是人的爱憎。
通“拒”。亦表示对垒;对抗。 《管子‧明法》:“民以法与吏相距,下以法与上从事。”
秦赵相距长平。
通“拒”。亦引申为相互冲激。
通“拒”。堵截;据守。 《书‧五子之歌》:“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孔传:“有穷,国名。
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
维汴州河水自中注,厥初距河为城,其不合者,诞寘联锁于河,宵浮昼湛,舟不潜通。
海寇陈小三,载艘六十距境上,给郑广兵三百,与期三日。
通“钜”。巨;大。 《墨子‧杂守》:“令能相救,诸距阜。”
距、钜通用,大也。
体大者节疏,蹠距者举远。
距,大也。
茹戚肌肤,沈痛疮距。
通“讵”。岂,难道。 《韩非子‧难四》:“燕哙虽举所贤而同于用所爱,卫奚距然哉?”宋孔平仲《武宗》诗:“施为贵实效,距止衒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