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起
汉字起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起
-
Unicode码:\u8d77
-
GBK码:C6F0
-
实体:起
-
繁体中文:起
-
发音与释义:
发音
墟里切,上止,溪。
qĭ
起立;站起。
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
﹝魏收﹞取《韦玄成传》,掷之而起。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座中争起劝我酒,但道饮此毋相违。
毓贤略微弯弯腰,作为答礼,一边又用手相搀说:‘请起,看坐!’
竖立,竖起。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
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
起,谓毛起竖也。
引申为扶起。
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
扶持。
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
起,扶持也。
凸出;高起。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其字大如掌,文皆隐起。
﹝辨才法师﹞生时,左肩有肉起如袈裟条,至八十一日方消,师之入灭,实八十一岁矣。
指耸立。
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
起床。
孺子蚤寝晏起。
齐武帝时,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则起装饰。
李员外不说其事,说道:‘我今日起得早了,连日又辛苦了些,头风病发晕倒了。’
春兰娘又说:‘饭熟了,还不起?’
特指蚕眠蜕皮后起动觅食。大眠(四次蜕皮)后称“大起”。 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
现当大起时,采叶不离手。
治愈;病愈。
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
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
内人贾,病逾年,诸医莫疗,上曰:‘此非药饵所及,前禳蝗王某,殆是异人,或能起之。’
吴氏媳妇的病症,全为了心怀挹塞,以至不起。
谓使死者复活,复苏。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物体自下向上的动作。涌起;翻腾。
物体自下向上的动作。飞起;飞翔。
鸟起者,伏也。
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
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
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
风杉落叶响,惊起栖烟鸟。
物体自下向上的动作。升腾;浮起。
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衙内乘着月色,闲行观看,则见一片黑云起,云绽处,见一个人驾着一轮香车,载着一个妇人。
指发酵。
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
上涨。
县仓已开价不起,官家要钱不要米。
兴起。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百官之业乃广。
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
引申为振作。
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
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兴旺;发达。
人谓:‘李氏世家也,侯之后,五世仕不遂,蕰必发,其起而大乎!’
我平生只为认真,所以做官做家,都不起耳。
家运好则隆隆日起。
兴兵。
司马起丰析与狄戎。
起,汉谓之兴,征召卒乘也。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兵已疲矣,力已困矣,财已匮矣,邻国因其罢弊,起兵以袭之。
特指起义。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方腊起歙岭。
产生;发生。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春日起游心,劳情出徙倚。
小人因为开面时,见他美貌,就起了不良之心。
歌谣起于文字之先。
出动;发动。
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
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
引申为发出。
得二月六日所起书,又得贤兄贵弟显雍及审别驾书,陈叙事变本末之理。
汉有铜虎符、竹使符,铜虎以起兵,竹使郡守用之。
赵子曰是起下誓,不再吃他那个小脚媳妇捏的饺子。
出发;动身。
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唐李嘉祐有《起南巴留别褚少府》诗。
奔驰;奔跑。
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驱赶;追赶。
鞑人在本国时,金虏大定间,燕京及契丹地有谣言云:‘鞑靼来,鞑靼去,起得官家没去处。’
行;走。
如果不是因为津南一带发了大水,它们本来可以先由火车运到天津,然后再起旱路,沿着静海、青县、沧州、南皮、宁津、临邑一线,直下济南。
到了武汉,我们就有火车好坐,然后再起一段旱路,革命圣地就在望了。
发起;组织。
宝玉道:‘前儿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
鲍文卿虽则因这些事看不上眼,自己却还要寻几个孩子起个小班子。
你要是想快快买上车的话,我给你个好主意:起上一只会,十来个人,至多二十个人,一月每人两块钱,你使头一会,这不是马上就有四十来的块?
为开设。
又起七昼夜道场,追荐白氏一门老小。
开辟;开垦。
晋于是始起南阳。
冬十月,起湖熟废田千顷。
征收;征召。
起一人之繇,百亩不举;起十人之繇,千亩不举。
秦四竟之内陵坂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
起天下民伕百万,开汴河一千余里。
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
举用;征聘。
李雠谓公孙衍曰:‘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起,犹举也。
上复有旨,起苏轼以本官。
武氏命武攸宁为纳言,起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谓应聘;出仕。
公孙述欲征李业,业固不起。乃遣人持鸩,不起便赐药,业乃饮酖而死。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公一聘而起,毋乃太速乎?
出身。
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
汉高帝以三尺剑,起布衣,五年而并天下。
敏起微贱,声迹未振,张浚擢于困废中,敏感激尽力图报。
创建;制订。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引申为拟定。
小官姓赵名钱,有一班好事的就与我起个表德,唤做孙李。
这名字是你替他起的?
这讣帖底稿,是那个起的呢?
咱们这长工屋也该起个堂号了。
兴建;建造。
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
武帝初起铜雀台,丕又建阁延七子。
守敬尝起水浑莲、浑天漏,大小机轮凡二十有五。
割取;剥取。
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
你若犯在我们那衙门中,该谁当直,马粪里污的杖子,一下起你一层皮。
指收割。
这‘一杆旗’本是村子里头一份好地,形状像个三角旗子,紧靠着流水壕。一年两茬起,谁见谁眼红,是村里有名的粮食囤。
领取;索取。
公子谢了主考,辞了提学。坟前祭扫了,起了文书。
我每不如将计就计哄他,与了他些甜头,便起他一主大银子。
这么一来,人们除了起路条,都不上农会。
挖取;提取。
叫人起出骨殖来与他带去。
公能以十金予其主人,则起其棺而去之矣。
把埋藏了的枪枝起出来。
就是一泡狗屎,你也想起出四两油来。
端取;搬取。
番菜都已做好,客齐了,就好起菜了。
忽见一个家人,带着一名府署的护勇,走进来回道:‘王少爷的行李,已经起进来了。’
当下伯廉叫一碗面吃了,过足早瘾,便去访张胡二人。又找着杨陶安,把茧子起上了栈。
开始;开端。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
这诗一起道:‘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飘至明夜之风中。’
为诗文写作结构方面的术语。如:起承转合。
源起;起因于。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子书起于鬻熊《六韬》,盛于春秋六国。
扮演。
侯喜瑞起焦赞。
清代宫廷用语。指皇帝召见。
谢恩这日便蒙召见。临上去,乌克斋又指点了他许多仪节奏对。及至叫上起儿去,圣人见他品格凝重,气度舂容,一时想起他是从前十本里第八名特恩拔起来点的探花。
梁独于甲寅夏间到京,谋入宫请安。其时太监索门包四两,方许为之叫起。
《负曝闲谈》第二六回:“军机处的屋子,极像一座对照厅,一边是王大臣起坐之处,一边是达拉密章京跟着那些章京起坐之处。
陆大军机歇息了一会,上头叫起,陆大军机就和一班王大臣进去。”
岂。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一本作“岂”。 蒋礼鸿《杜诗释词》三四:“此当从别本作少饮,作岂。抱病为少饮之因,登台非抱病所堪,故曰少饮,曰岂登……然起字却非误字,乃唐人写本通用。
敦煌《浣溪沙》:‘幽境不曾凡客到,起寻常?’即岂寻常也。”
犹上。用在“早”、“晚”等时间名词后,表示在此时间之内。 唐杜甫《屏迹》诗之三:“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早起还落雨,偏偏晚上是好月亮,一片云也没有。
旁;边。表示方位。
高庆山到院里转了一下,搬进两块砖头,放在头起。
她推着搡着,扳开人们肩膀,大步跨过去,一直钻到炕头起。
量词。层。
后长七尺二寸,青白色,方口美发,为四起大髻。
恰好庄间狄员外大兴土木,创起两座三起高楼,狄希陈托了管理为名,陪伴父亲在庄居住。
量词。伙;批。
说不了,一起小妖又跳来道:‘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
这起子人,打死里逃出来的,说不定,人都吃过。
量词。件;次。
正热闹着,外边家人将银子行李一起起的搬来交代明白。
如:这样的事故每年总有几起。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上。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为扶起,樽前醉玉穨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
他踮起了脚跟,拉长了身子,弯转了自己,什么也没有看见。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到某事物。
大娘子说道:‘不要说起三年之久,也须到小祥之后。’
问起根由,至亲三口,抱头而哭。
不得已,引起董氏,逃走省城,投奔他的亲戚。
婆婆一年喂起两栏猪,也落得几个。
用在动词后。多与“从”、“由”配合表示动作开始或持续。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偏偏从工完这日下雨起,一连倾盆价的下了半个月的大雨。”
每逢喝醉,就要立在十字路口骂大街。从鱼行老板骂起,直骂到县大老爷祖宗三代。
老实说,打一见面起,我就喜爱我们的老船长了。
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够得上、经受得住或够不上、经受不住。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随老妈要多少钱,小子出得起。”
就是一顶秀才头巾,也像平天冠一般,再也承受不起。
一碗把酒敬得起的。
用在形容词后。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
寄姐道:‘这是你女婿寻下一位娘子,姓薛,大起我好几岁。’
如:围墙高起地面一丈二尺。
介词。犹言“从……”。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边,表示起点。 《墨子‧备城门》:“百步一栊枞,起地高五丈。”
高度自地面起计,故曰‘起地’。
今各就高为堡,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州界,极于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际,六百余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
起今后,本州所贡洞庭柑橘,侯见敕者,即得供进,不得脩为常贡。
他得了这支枪,起心眼里高兴。
介词。犹言“从……”。放在处所词前面,表示经由的地点。如:看见一个人起窗户外面走过去。
用在介词后。表示向上的动作或趋向。
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
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
郑富财,不言喘,叭达叭达抽旱烟,拍拍尘土往起站,停了半天才开言。
姓。
战国时有起贾。见《吕氏春秋‧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