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貂
汉字貂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貂
-
Unicode码:\u8c82
-
GBK码:F5F5
-
实体:貂
-
繁体中文:貂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diāo
注音ㄉ〡ㄠ
切音
都聊切,平萧,端。
2
哺乳动物。形似鼬,身体细长,四肢短,尾粗,毛长,呈黄色或紫黑色。其毛皮极珍贵,可制衣裘,御寒性能极好。
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
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仅成一裘。
3
指貂皮。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春风解下貂回脖,露出蝤蛴雪不如。
4
指貂皮制成的衣裘。
雪里闭门殊不恶,故貂虽弊胜无衣。
5
指貂尾,古代多用作帝王贵近之臣的冠饰。
汉应劭《汉官仪》卷上:“中常侍,秦官也。
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散骑常侍﹞皆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6
借指侍中、常侍等官。
《南齐书‧何戢传》:“上欲转戢领选,问尚书令褚渊,以戢资重,欲加常侍。
唐冯藻,常侍肃之子,涓之叔父,世有科名。小貂文采不高,酷爱名第,已十五举。
渊曰:按,小貂,意谓常侍之子。
7
姓。
《战国策‧齐策六》有貂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