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诡
汉字诡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诡
-
Unicode码:\u8be1
-
GBK码:B9EE
-
实体:诡
-
繁体中文:詭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注音ㄍㄨㄟˇ
切音
过委切,上纸,见。
2
guĭ
3
责成;要求。
人有余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
此言人有余兵则责其陈之于行伍。
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其不便者。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
诡,责也。
4
罪责。
是何也?则求利之诡缓,而犯分之羞大也。
诡者,责也。言抇人冢墓以求利,国法必加罪责也。诡训责,古义也。
5
欺诈;假冒。
人主知能、不能之可以君民也,则幽诡愚险之言无不职矣,百官有司之事毕力竭智矣。
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
此质儿者,诡不义以行义,厚矣。
6
奇异;差异。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诡,九委反,异也。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
诡,不同也
。
第取其俶诡异常之事,而不为科条。
7
违背;相反。
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今之所辨,欲求实有实无,以期自然不诡,持论有工拙,议教有精粗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8
变易;变换。
诡矣祸福,刑于外戚。
杨树达窥管:“‘诡矣祸福,刑于外戚’者,谓祸福倚伏,变易不常,形见于外戚者为独显也。下文皆申述此意。
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
诡,变也。
﹝小云石哈雅﹞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
9
毁伤。
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激,扬也。诡,毁也。抑,退也。抗,进也。
10
传说中的兽名。
《神异志》注曰:西南大荒中,有兽,形如兔,人面而能言,心常欺人,言东即西,言南即北,其名曰‘诡’。
11
羊后胫骨部位名。
儿取羊后胫之膝之轮骨……其骨轮四面两端凹曰真,凸曰诡。
12
姓。
春秋时周有诡诸,见《左传‧庄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