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讳
汉字讳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讳
-
Unicode码:\u8bb3
-
GBK码:BBE4
-
实体:讳
-
繁体中文:諱
-
发音与释义:
1
发音
拼音huì
注音ㄏㄨㄟˋ
切音
许贵切,去未,晓。
2
隐讳;隐瞒。
十六年春王正月,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如果确是为孙舞阳讳,方太太觉得她和方罗兰中间似乎已经完了;一个男人而在自己夫人面前为一人成问题的女子讳,这用意还堪问么?
3
回避;顾忌。
福不可请,而祸不可讳。
物白讳受玷,行高无污真。
即此数条,已可见‘贼’‘虏’‘犬羊’是讳的;说金人的淫掠是讳的;‘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和‘夷狄’对立的字眼,很容易引起种族思想来的。
4
引申为嫌恶。
孟光求婿得梁鸿,庑下相随不讳穷。
5
指需避忌隐讳的事物。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所畏为忌,所隐为讳。
捩手覆羹,转喉触讳。
这‘保保’二字犯了她曾参加‘产业军’的讳。
6
指已故尊长者之名。
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
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
君讳适,姓王氏。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
7
也用于敬称生者的名字。
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请问有位安太老爷,讳叫作学海的,同尊客可是一家?
8
死的婉辞。
诸将备守各有境界,犹恐贼虏闻讳,恣睢寇窃。
大行皇帝功济寰区,仁沾动植,奉讳之日,率土崩心。
余初登第,旋奉先人讳,里居奉母,垂十有一年。
9
畏惧。
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
讳,畏也。
桓豹奴是王丹阳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讳之。
10
通“韪”。是,对。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论》:“动则能破强兴弱,转则不失讳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