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言

汉字言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8a00
  • GBK码:
    D1D4
  • 实体:
    &#x8a00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1

发音

拼音yán
注音〡ㄢˊ
切音

语轩切,平元,疑。

《广韵》
2

话;言语。

迟任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浮屠正号曰佛屠,佛屠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其来转为二音。

肺腑之呵,铭刻于肺腑!

 

3

专指责备之言;谤言。

小有

虽小有责让之,而终得其吉也。

却宛之难,国未已。

,国人之谤

一说,言,通“愆”。指过失。见闻一多《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或专指善言。

,匪由勿语。

其所陈说非所当说,无为人说之也。

樊顷子曰:‘非也。必不克。’

《诗‧小雅‧宾之初筵》‘匪笺以‘非所当说’解‘匪获’,则谓善,犹人谓善人。

 

4

指一个字或一句话。

《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

这案子的辩驳书已积逾五十万

 

5

借指书;著作;文章。

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以愚黔首。

﹞少有大志,便弓马,博览群

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皆自作注疏。

独博士家,犹有可取。

6

代称诗篇;歌辞。

主人且勿諠,贱子歌一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汤岐公自行宫留守出守会稽,朝士以诗送行甚众。

周子充在馆中,亦有诗而亡之。

岐公以书再求曰:‘顷蒙赠言,乃为或者藏去。’子充极爱其遣辞之婉。” 

7

学说;主张。

天下之不归,则归

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显闻于,称贤师。

8

政令;号令。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之玷,不可为也。

玉之缺尚可磨鑢而平,人君政教一失,谁能反覆之。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

,号令也。

9

说;说话。

殷高宗﹞三年不

周桓公于王曰:‘我之东迁,焉依!’

10

谓论,谈论。

拘礼之人不足与事。

故不通于物者,难与化。

疏广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其贤。

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自由是对纪律而

11

表达。

志。

诗以志。

12

记载。

书曰:‘郑伯。’不弟,故不弟。

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乐事者,以作《乐记》。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者。

 

13

问。

若有,则以束帛,如享礼。

,有所告请,若有所问也。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

德清俞先生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

 

14

告知;告诉。

其顺之,然后其丧筭。

,语也。

民既从顺,然后示语其丧纪节数以教之。

令人因申子请兵,将以攻申子之君。

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15

号召。

﹞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关中上林苑……使武猛都尉丁原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

 

16

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

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不可久也。

田事既饬

田事既已申明也。

17

誓言;约言。

史载笔,士载

,谓会同盟要之辞。

司马曰:‘君与之。’

使公与要誓。

初既与余成兮,后悔遁而有他。

18

指古代臣对君的呈文。

先主汉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于外。’

王莽居摄,刘京

 

19

嫌隙。

骊姬使奄楚,以环释

骊姬夷吾有隙,故使奄楚往解之。

20

离间。

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近,毋以内图外。

《尔雅‧释诂》:‘,间也。’远近,即《左传》‘远间亲’也。以此间彼曰间。

21

料想;知道。

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配君子,以奉百年身。

22

喻指鸣叫。

人有学为鸟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

人学女,啁啁可骇。

23

犹然;焉。多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

顾之,潸焉出涕。

《荀子‧宥坐篇》引《诗》,‘睠’作‘眷焉’,‘潸焉’作‘潸然’,亦异文。

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怀君子,沉痛切中肠。

 

24

连词。犹而。

念彼共人,兴出宿。

又自咎其不能见几远去,而自遗此忧。至于不能安寝,而出宿于外也。

回车驾迈,悠悠涉长道。

今晨驾出,从公南山西。

25

犹于。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德行。

 

26

助词。无义。

告师氏,归。

,辞也。

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孤竹山,忾焉思古圣。

27

“讯”。军中通讯问之人,指间谍之类。 《易‧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28

“音”。声音。 《墨子‧非乐上》:“黄言孔章。”

音、字通,其实古本同字。

 

29

大箫。

30

古地名。

出宿于,饮饯于

地名。适所经之地也。

31

姓。

春秋言偃。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yàn
注音〡ㄢˋ
切音

牛堰切,去愿,疑。

《集韵》
2

诉讼。

我畏段某耶?何敢我!

经州下辞,王凭,州县无文可断,遂奏秦始皇

参见“言讼”

3

“唁”。慰问。 《庄子‧养生主》:“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与哭相对。常借为唁……唁、古同声。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yín
注音〡ㄣˊ
切音

鱼巾切,平谆,疑。

《集韵》
2

“訚”。 参见“言言”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