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规
汉字规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规
-
Unicode码:\u89c4
-
GBK码:B9E6
-
实体:规
-
繁体中文:規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居隋切,平支,见。
亦作“槼”。
圆规,画圆形的工具。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
方者如矩,圆者如规。
在古代,人们不仅识别了各种不同的形,而且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制作图形的工具,用‘规’画圆,用‘矩’作方,用‘准’定平直,用‘绳’量长短,能动地改造自然。
画圆。
且吾闻之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故名之曰‘黑臀’。
茄欲其子繁,待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之‘嫁茄’。
圆形。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规,圜也。
书生何讽常买得黄纸古书一卷读之,卷中得发卷,规四寸,如环无端,何因绝之。
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
万山入眠,群星闪目,远从东海天边,更飞上了半规明镜。
借指日月之形。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隐半规,谓日落峰外隐半见,规,圆日之形也。
法度;准则。
醇洪鬯之德,丰茂世之规。
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
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强弱,事机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无必定之规,亦无长胜之法。
福建厦门等处,文员修理船只,该弁索取陋规,有加无已。
典范;风仪。
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必将崇论闳议,创世垂统,为万世规。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我宣宗文武光孝皇帝亲综万机,恩覃九裔,可以农轩比德,舜禹同规。
规劝;谏诤。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夫以朕之不敏不明,托于人上,月环其七,而善恶蔑闻。岂谏诤之臣未尽规于不德耶?
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至孙文定公嘉淦以‘自是’箴高宗,袁铣以‘寡欲’规宣庙,昌言主德,风棱卓然,盖古之遗直矣。
规划并占有。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规,规划而有之也。
谋求;谋划。
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
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力。
访问诸郡富民,皆知来年必是米贵,各欲广行收籴,以规厚利。
庚子义和团起,成章思乘机谋刺杀西太后,因赴奉天,并历游蒙古东西盟,觇形势以规光复。
效法,摹拟。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规,摹也。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
黄济叔规李斯《泰山碑》,为指顶小篆,纤微无不毕肖。
古代田制之一。
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
文体名。
规,亦告勉之辞。谓之规者,约之使合于法度也。此体古无所师,唐人以意为之(唐元结有“五规
:《出规》、《处规》、《戏规》、《心规》、《时规》)。后人每有规条、规约之目,亦是此意。”参阅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规》。
第三部分
发音
规恚切,去寘,见。
见“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