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衣
汉字衣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衣
-
Unicode码:\u8863
-
GBK码:D2C2
-
实体:衣
-
繁体中文:衣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发音
于希切,平微,影。
〡
上衣。
绿衣黄裳。
上曰衣,下曰裳。
惜乎衣未成而转为裳也。
凡为衣者,襟、袖、领、褉,缺一不可;汝之生像,本不完全,乃欲得完全名字乎?
泛指衣服。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低徊别具沧桑泪,才说开天已满衣。
引申指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
闰月,良夫与大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罗御,如孔氏。
《礼记‧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下文云‘称姻妾以告’,则知蒙衣盖以巾蒙头伪装为妇人。说见李贻德《辑述》。
裤,胫衣也。
行次新安,寒甚,帝堕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
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东西。
兵甲之衣曰櫜。
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
书衣流埃积,砚石駮藓生。
天阴鸟自语,水落岸生衣。
‘解衣耕’是一种耕种的方法,‘衣’指地的表皮,不是衣裳之衣。
如:墙衣;炮衣。
包裹在药丸外面或浮在某些食物表面的东西。
三七日麴成,打破看,饼内干燥,五色衣成,便出曝之。
每一两,作十二丸子,勿令有剂缝。或硃砂,或水银,为衣,不为衣亦可。
那杯子里的热牛奶刚刚结起一张薄薄的衣。
如:糖衣。
指胞衣。
蝼蛄有刺,治去刺,疗产妇难生,衣不出。
阿息儿,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
指鸟类的羽毛。
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
指果实的皮、膜及表面的霜粉。
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
京师卖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触其实,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为好,至食者须雪去之。
殷代祭祀名。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通“依”。 《书‧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
继其所闻,服行其德言,以为政教。
衣同依……言今之人将在敬述文王,继其旧闻,依其德言。
美哉物会昌,衣道服光猷。
方义家居华州,女兄衣佛者亦在此。
通“殷”。 《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郑玄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人言殷,声如衣。
根据卜辞的记载看来,殷人自己自始至终都称为商而不自称为殷的。在周初的铜器铭文中才称之为殷,起先是用‘衣’字,后来才定为殷。
姓。
元代有衣氏。见《元史‧列女传二》。
第二部分
发音
于既切,去未,影。
〡ˋ
穿(衣服)。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
都督衣军服,由文武百寮拥护出府。
谓给人穿上衣服。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近太常假民裙襦五百称,以衣妓工,待玄武门游戏。
骑者怜其遭,衣而送之家。
覆盖。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厚衣之以薪,言积薪以覆之也……衣音于既反。
引申为裹扎。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在物体表面包裹或涂抹。
嘉靖二十年起,朝廷每岁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药六千囊。粥则人给一杓,可三五口供也,药则衣金者百丸,并符篆汤方各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