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蛊
汉字蛊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蛊
-
Unicode码:\u86ca
-
GBK码:B9C6
-
实体:蛊
-
繁体中文:蠱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发音
公户切,上姥,见。
gŭ
人腹中的寄生虫。
庶氏掌除毒蛊。
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
谷之飞,亦为蛊。
谷久积则变飞虫,名曰蛊。
谷虫曰蛊,蛊若蛾矣。粟米饐热生蛊。
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绝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
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故从虫皿也。
将银须试蛊,载薏蚤防冤。
伤害人的热毒恶气。
﹝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
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
诱惑;迷乱。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
蛊,惑以淫事。
内有好爱之容蛊其欲,外有便嬖之谀骄其志。
又闻得多进骆驼犬马以蛊上心。
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
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阿Q便不至于被蛊。
事。
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所谓干国之蛊,兼人之才者也。
又以其祖文肃公锡爵于明神宗时以建储事受恶名,欲干其蛊。
病名。神经错乱。
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为蛊。公惑于女色,失其常性,如彼惑蛊之疾也。
参见“蛊疾”。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
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胪胀成蛊。
﹝老夫人﹞忽患病,医以为蛊。
墨竹刚八钱,一匣,治蛊证肚腹不调。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殷祐﹞令璞作卦,遇《遁》之《蛊》。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第三部分
发音
以者切,上马,以。
通“冶”。 冶媚;妖艳。
妖蛊艳夫夏姬,美声畅于虞氏。
蛊,音也,媚也。
‘冶容诲淫’《太平广记》引作‘蛊容诲婬’。
蛊,古读为冶,故佛书冶多作蛊。